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17章 盛大的落幕演讲

第317章 盛大的落幕演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抱歉,其实是准时发的,被审核屏蔽了,改到现在)

伊万卡看着一副金发碧眼、肤白貌美的样子,往往让人忽略她的心机和手段,简单认为她是托庇于父亲财富之下的富二代。

其实她也很有野心,并且继承了父亲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是社交还是婚姻,总是利益最大化考量。

张潮在她的眼里,就是一枚值得拉拢,甚至投资的棋子——年轻、有影响力、形象正面,在中国这几项甚至还能再翻一番;财富和地位都处于稳定上升期。

尤其是刚刚推出了一款极有可能改变互联网社交平台格局的产品,万一成了下一个扎克伯格呢?

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聚会,本质上既是实力的秀场,又是资源的交易场,所以绝大部分来这里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关注对象。

张潮就是伊万卡今晚的关注对象之一,所以他的一举一动始终在她的视线当中——即使看不到,也有专门的礼宾司仪为她汇报重点人物的行踪。

拍卖会一结束,她就转身寻找张潮的身影,看到他一脸解脱地与同桌的另外两个男作家握手,又准备脱离人群往卫生间去,哪里不知道张潮这是想提前溜号?

所以伊万卡立刻上前叫住了张潮。

张潮无奈只能停下脚步,实话实说地对伊万卡道:“这次能来见到你和你的父亲,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伊万卡连忙道:“这里有不少人想要认识你呢!你走了,他们可能会十分失望。”

张潮知道这只是托辞,但人家客客气气的,自己也不能真的拔腿就走,否则真成了没事找事、虚空树敌了。

不过主动权不能这么轻易地交给对方啊——于是张潮伸手一揽,把正在旁边围观的朱诺·迪亚斯和约舒亚·菲利斯拉到了身边,笑着道:“我其实是想找个地方,和他们两个喝一杯。

这是朱诺·迪亚斯,纽约大学写作学的教授;这是约舒亚·菲利斯,《波士顿日报》的专栏撰稿人。他们的作品和对文学的见解都棒极了!”

伊万卡见状只能也客气地和两人打了下招呼。对迪亚斯和菲利斯,她的印象仅限于浏览宾客名单时一眼而过的粗略记忆,根本想不起任何细节。

迪亚斯还好,比较沉稳一些;菲利斯有些受宠若惊了,连说话都有些打磕巴。

这时候张潮为了继续“稀释”伊万卡对自己的关注,连忙又指着看热闹的两个女画家道:“戴纳·舒茨和莎拉·福克斯,她们两个的画作是今晚拍卖的焦点呢。

刚刚我们在台下也有……友好的交流。”

被点到名的两人都有些猝不及防,但伊万卡是今晚活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自然也不敢得罪,所以也上前和伊万卡打起了招呼。

伊万卡显然对两个女画家更熟悉一些,道:“戴纳,刚刚你的画我想拍下来来着,但是乔纳森爵士比我更加慷慨一些……莎拉,你的风格我也很喜欢,我在「大卫·兹维尔纳画廊」看到过你的作品……”

张潮松了口气,自己并没有想在这种场合出风头,现在伊万卡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他自然又想开溜。

没想到伊万卡并没有想放过他,很快就把话题聚焦到他身上来了:“戴纳、莎拉,还有菲利斯、迪亚斯,你们都是美国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张,则是中国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们一起拍一个合影吧?”

一边说着,立刻就有活动专用的摄影师来到几人身边,给他们拍了一张大合影。伊万卡自然是C位,张潮则也被她拉到了中心位置,然后是苏珊等人分列两侧。

一番操作下来,张潮只能感慨果然是久经考验的社交名媛,自己那点小心思人家洞若观火。

合影结束以后,他们这个小“团体”当然地引起了关注,不断有人和其他小团体向这边靠拢,这下张潮更没得逃了。

伊万卡很自然地开始为众人介绍起来:

“迈克尔·阿斯顿,他是一位知名的投资人,对新兴科技领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投资组合里有不少令人瞩目的初创企业。”

迈克尔·阿斯顿微微一笑,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张潮身上,说道:“我对你的「weibo」很感兴趣,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找个时间细细聊一聊。”

张潮只能微笑、点头、含混不清地应承着。

“莉莉·格林,她是时尚界的宠儿,拥有自己的高端时尚品牌。她的设计在纽约时装周上总是备受瞩目,今年她还会出现在欧洲,出现在米兰。……”

“亨利·汤普森,他是一位建筑师,作品遍布全球,从摩天大楼到私人别墅应有尽有。如果你们需要一栋独一无二的房子,找他最好了!”

“这是艾玛·克莱尔,杰出的慈善家,致力于推动教育和环保事业。她的慈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

一番Social下来,张潮只觉得精疲力尽。其他人倒都是兴致勃勃,尤其是苏珊,没一会儿就攒了一小迭名片,还约了两个专访。

其他两个男作家、两个女画家,也都各有收获,看向张潮的眼神都变了。迪亚斯和菲利斯眼里全是感激和羡慕,毕竟没有张潮,他们机会不可能与这些人发生太多交集。

戴纳和莎拉一开始还为张潮之前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贬低”而愤怒,现在转化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因为张潮吸引而来的都是她们画作的目标消费人群。

对没有成名的年轻画家来说,作品能上拍卖会一幅拍个几千到几万美金,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更多时候还是要靠画廊一幅几百到一两千美元的零售。

这时候结识这些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愿意为“品味”买单的金主就太重要了。

唯独张潮,因为“无所求”,没办法从这种社交当中收获任何满足感,所以最为烦躁。

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张潮忽然对伊万卡道:“伊万卡女士,刚刚你说希望我和大家讲两句?”

伊万卡一愣,这句话是自己为了挽留张潮随口说的客套话,并不是真的要张潮讲些什么,不过经验丰富的她当然不会否认,而是很镇定地道:“是的,马上有一个嘉宾致辞的环节。

希拉里女士会第一个致辞,她是我父亲邀请的贵宾。而你,张,也是致辞嘉宾之一,千万不能离开哦。”

说罢,向身边伴随的一个女子使了个眼色,女子立刻心领神会,离开去办事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微笑着向伊万卡点头示意。

伊万卡高兴地转头道:“张,你想好一会儿讲什么了吗?”

其实邀请嘉宾讲话哪有这么临时的,万一嘉宾没有准备好出丑了怎么办?但是张潮只微笑地看着,与伊万卡很有默契地打完了这次“配合”。

既然已经逃避不了,那就干脆反其道而为之,用“讲两句”来为自己的美国之行谢幕,这次慈善晚宴也算没白来一趟。

果然没过一会儿,主舞台上就响起了辣个男人的浮夸声音:“下面,我们要邀请纽约的参议员、第一夫人、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女性,也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希拉蕊女士,为我们这场晚宴致辞。”

年届六旬、“风华正茂”的希拉蕊在掌声中登台,拿起话筒说道:“感谢大家,感谢这里的主人,你们是一个伟大的家族,为我们的国家服务了上百年。

今晚,我们聚集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慈善,更是为了共同探讨如何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