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说的加印数可能不够,最好再追加……”
等张潮和记者们对《大医》第二部的交流告一段落,有眼尖的终于又注意到了站在大卫·米勒、苏珊等人身边的印度裔面孔年轻人,于是问道:“这位是……?”
张潮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人物,连忙道:“还是请他来介绍一下自己吧。”说罢,就把位置让给对方。
印度裔年轻人没想到会突然被张潮请上台,不由得慌乱了一下,但也很快镇定下来,来到麦克风前,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昆瑙·内亚,我是一名演员,来自印度。
我即将在张潮先生参与的一部剧集里扮演一名常驻角色。而之所以设计这名角色,正是来自张潮先生的建议。……”
昆瑙·内亚是张潮的“PLAN B”——既然你说我歧视印度裔,那就由印度裔的昆瑙·内亚来打破这种偏见。
他是在芝加哥前两站上车的。
不过由于前面发挥得太好,所以张潮差点忘了还有这么个人存在,幸亏记者提醒了。
《生活大爆炸》去年那集比较失败的试播集里,是没有“拉杰”这个印度裔角色的。谢尔顿和莱纳德的共同好友是一名同为科学家的女“Geek”。
张潮参与投资剧集以后,给出的极少“小小建议”当中,就包括把这个女“Geek”拆分成两个男性角色,比如“增加一个印度裔科学家”。
这个理由极具说服力——美国的演员工会对“少数族裔平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以经常会看到好莱坞电影里非要塞个黑人角色进来。
不过《生活大爆炸》是一部讲“科学家宅男”的剧集,黑人科学家在公众认知方面实在有点……但是印度裔科学家就毫不突兀了。
所以查克·洛瑞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是昆瑙·内亚接到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自然十分感激张潮,所以FOX高层方面只是“稍微暗示”,他自己就坐飞机连夜赶来力挺了。
只见他在发言台上义正辞严地道:“张潮先生不仅提议在剧集中设计一个印度裔角色,而且我与他的交流也十分愉快。
他没有歧视任何人,任何种族,他是我们的朋友。欢迎大家关注《The Big Bang Theory》,它将在今年的9月与大家见面。
这是一部充满了欢乐的喜剧,有着独一无二的幽默感……”
大卫·米勒:“……”张潮这是拿出版社的资源,给电视剧做广告是吗?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这场特殊的发布会落下了帷幕。
除了个别记者,几乎所有人都“满载而归”——张潮虽然不是那种典型意义上的“外国作家”,并没有因为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就格外谨慎,或者格外激动;
但是他提供了足够的新闻价值!
对于记者来讲,这比那些浮夸的吹捧,或者沉闷的谦卑要好多了。毕竟他们的收入是按照发表的“词数”来计算的。
等到记者都走了,张潮才长长呼出一口气,像瘪掉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大卫·米勒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潮之前一直表现得云淡风轻,但实际上一点都没有松懈。
从要求出版社必须请来《美国印度人报》记者,到FOX记者的配合,再到昆瑙·内亚的到来,以及整个流程那种强烈的“设计感”,都说明张潮内心对这件事的重视。
现在不仅圆满解决,甚至还给即将发布的新书、即将播放的新剧集强势打了一波广告,这样的结果简直完美。
但张潮在其中付出的心血也是肉眼可见地。
单单因为要用英语进行问答,张潮在到达芝加哥前,就和许蕊雅等人高强度进行了练习。
不过张潮也只瘫坐了一小会儿,就站起身来,先和昆瑙·内亚握了手,感谢他的帮助;然后对大卫·米勒严肃地说道:“我对Simon&Schuster在这次危机公关中的表现十分不满意。”
一句话就把大卫·米勒说得寒毛都竖起来了。他当然知道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高层这次的方式有点敷衍了,尤其选择了对“种族歧视”指控的退让,实际是“牺牲”张潮的名誉,来保全出版社的名誉。
毕竟Simon&Schuster出版社作为全美五大出版社之一,麾下囊括了斯蒂芬·金、泰勒·詹金斯·里德、科琳·胡佛等知名畅销书作家。
张潮的《大医》虽然卖的不错,但在高层心目中的优先级始终不如这些美国本土作家。
之前动用公司的法律资源帮助张潮制裁方老师,是因为那时“中国人内讧”,美国读者不关心,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这次涉及到敏感的种族歧视议题,高层心目当中到底把张潮摆在哪个位置就昭然若揭了。
大卫·米勒急了,连忙道:“张,我以人格保证,下一本书,会为你争取到最好的签约条件……”
张潮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道:“我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吧。”
这时正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半,他们前往纽约要换乘的「湖滨特快号」是一趟夜间车次,晚上9点半才发车,检票上车怎么也要9点以后了。
中间这5个多小时,大卫·米勒本来是安排大家把行李寄存在车站,然后在芝加哥市区逛一逛。
毕竟这是北美五大湖区的核心地带,美国第三大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更是伟大的公牛队与迈克尔·乔丹的主场所在地。
大卫·米勒知道张潮是个篮球迷,所以计划当中有一项就是去联合中心球馆参观公牛队的队史陈列室,以及购买乔丹的签名球衣。
张潮听说的时候可是兴致勃勃的,现在却表示要休息,不满的态度溢于言表……
但现在张潮可占着理,大卫·米勒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郁闷地打电话定了一个离车站最近的星级酒店。
不过他还寄希望于两个女士:“你们要不要去「华丽一英里」走一走?那里有很多商店……”「华丽一英里」指的是芝加哥的北密歇根大道,是最为热闹繁华的一段商业街道,有许多的名品商店、豪华酒店和历史建筑。
谁知道许蕊雅和苏珊也摇摇头道:“我们也累了,也帮我们两个订一个房间吧。”
大卫·米勒:“……”他现在只觉得自己距离失去张潮这个作者,只有一英寸了……
……
张潮一方面是表达不满,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累了,窝在酒店的大床上一睡就到了晚上8点,连饭都没吃,直到有人敲他的房门,催促他起床才清醒过来。
匆匆收拾一下行李,匆匆吃了一个三明治充饥,又匆匆赶往车站,匆匆检票上车。
这趟列车的包厢比「加州和风号」还要豪华些,毕竟是专门跑纽约的班次。但是这一次却没有了在旧金山登车时其乐融融、一路欢笑的气氛。
无论是张潮,还是许蕊雅,或者是苏珊,都显得严肃,说话很少,大部分时候都在忙工作——
张潮看许蕊雅翻译的《失落遗传之人》;许蕊雅在翻译新的章节;苏珊在整理采访笔记。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今晚播出的全美电视节目里,关于张潮的报道已经引爆了舆论。
其中FOX电视台的标题最为夸张——Zhang Chao:The 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