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9章 马亲王的定位(求月票)

第289章 马亲王的定位(求月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包括风格与内容的错位,历史与想象的错位,小人物与大事件的错位……这种错位,能营造出很惊艳的阅读感受,喜欢的人就很喜欢。

哦,还有你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也很让人迷恋。”

马伯慵“嘿嘿”一笑,道:“这就纯属个人爱好了,我确实比较喜欢在一些细节上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对,你这是‘欲抑先扬’,先表扬我的优点,接下来该是缺点了吧?”

张潮微笑着道:“其实也不能算‘缺点’。你写的又不是网文那种大长篇,传统出版物的篇幅总是有限的。如果想呈现的错位与细节太多,想放进去的‘梗’太丰富,肯定会侵占其他内容的空间。”

马伯慵犹疑道:“你说的是……?”

张潮道:“人物,我说的是人物。你的作品中的人物,从动机到形象,都太过于单薄了。内驱力与复杂度都不够。”

马伯慵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自嘲地笑着说道:“你接着说吧。”

张潮这才继续道:“其实你的作品我基本都看过,原来也没有感受到这一点。是后来我在不少论坛上看到关于你作品的讨论,发现了一个问题——

大家都在夸你‘脑洞大’‘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幽默’‘梗多’……但是几乎没有人讨论你的的人物如何。”

马伯慵有些吃惊,他没有想到张潮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来讲。

张潮看了他一眼,接着道:“你看我们泡论坛那几年,聊起金庸、古龙、黄易、田中芳树……这些人的,讨论最多的是什么?恰恰正是人物啊!

金庸,我们会为了郭靖与乔峰谁武功高一点,杨过究竟是爱小龙女还是郭芙,小师妹岳灵珊为什么会移情别恋林平之,韦小宝的七个老婆谁最可能离开他,胡斐最后拿刀到底劈下去没有……盖上几百层楼。

我说的没错吧?”

马伯慵想都没想,就点头表示同意,还补充道:“古龙的话,我们就讨论楚留香和陆小凤谁更聪明些,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谁剑法更高明;

黄易就是寇仲为什么要投降给李世民;田中芳树更不用说了,杨威利要是没那么早死,他和莱茵哈特谁会胜利是永恒的话题。

所以……”

张潮“嗯”了一声,道:“你也发现了吧?从通俗的角度讲,大家关注的‘故事有趣’,不仅仅是‘环境’——也就是你热爱的历史细节——有趣;也不仅仅是‘情节’——也就是‘脑洞’‘错位’——有趣;

还包括‘人物’要有趣。论坛上大家关于你作品中‘人物’的讨论这么少,你应该要有所察觉的。”

马伯慵再次沉默下来,不过这次很快就道:“你直接说吧,我的人物塑造问题在哪里?”

张潮这次也没有客气,直接道:“你的‘好人’,总是像不同性别、穿上不同服装的某个你自己;你里的‘坏人’,既坏得不够极致,也坏得不够复杂,同样像是你自己扮演出来的坏人。”

马伯慵深深看了张潮一下,叹了口气,道:“我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张潮道:“如果不是和你有这么多接触,我可能还真的看不出来。”

马伯慵道:“可能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我一路的生活太平淡了。家庭环境不错,求学之路也很顺畅,出国以后也没有遇到特别的困难……”

张潮道:“所以你和现实世界总有一种疏离感。”

马伯慵没有否认,只是道:“这可能是我觉得现实不够‘有趣’,而只有在文学、历史、动漫、游戏……这些别人经历的或者营造的故事里,活得才更有意思的原因吧。”

张潮道:“所以你笔下的人物,就缺少了变化。金庸他们笔下的人物,总是有迷惘甚至混乱、疯狂的时刻,寻找自我、认知自己的过程和冒险的历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你笔下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都太过于理性、善良,总是在一种动机的驱使下,用相似的态度去做不同的决定。

虽然你也极力要写出人物的成长,但是这种成长往往是单向度、线性的成长,是一个‘优点’不断强化与增加,缺点不断减少的过程。

真实世界的人物往往不是这样的啊!因为你和现实世界有隔膜,所以你的人物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了隔膜。

无论你把他们写得多么有趣,但最后仍然是那个穿着人物服装的你。”

马伯慵闻言想了很久,内心经过剧烈的挣扎后,才道:“我父母都是机场的工程师,我小时候正赶上国内机场建设的高峰期。

他们到处跑着盖机场,我就跟着他们到处搬家。在哪一个地方,我都呆不久,自然也就没办法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

陪着我的只有几箱子书——连《金瓶梅》都有,呵呵,我爸妈在看书这点上从来不管我。

所以从小,我就习惯和书做朋友,而不是和人做朋友。我总是幻想自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却比较抗拒在朋友关系中充当某种角色。”

张潮道:“可惜的是,无论书中的人物有多么生动,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中对人的观察。我昨天说,你的书是最有剧集化潜力的。

一部影视剧要想吸引人,人物的魅力甚至要超过情节。秦文他们虽然编剧能力很强,但是在创造有魅力的人物这点上,如果你不给他们一个抓手,单凭编剧凭空创造是很难的。”

马伯慵终于释然了,道:“所以我要去好莱坞学习一下如何放大人物的魅力,或者说增加人物的深度。”

张潮点点头道:“是。要说你自己慢慢写,肯定最后也能捅破这层窗户纸,倒也不着急。

但是好莱坞的美剧有个特点,拍了很多季以后,故事其实没有任何新鲜的了,但依靠之前建立起来的人物魅力,又可以敷衍出许多故事,观众也买单。

你要是能学到美剧编剧对人物的编织方法,说不定能早点突破。

他们的这个优点,就涉及到美剧制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编剧中心制。”

马伯慵终于显出好奇宝宝的神色:“哦?编剧中心?”

2007年,美剧在国内已经十分流行了。除了《老友记》这部“口语教材”外,《迷失》等好几部美剧都也火出圈了

马伯慵自然也追剧,但是他之前没有想过自己当编剧,甚至没有想过自己的能被改编成电视剧,所以也就没有深入了解美剧的编剧过程。

张潮解释道:“一部美剧可能有很多导演、很多编剧,演员也换来换去,但是总编剧,或者叫剧集统筹,是不会换人的。

剧集统筹不仅仅是剧集最初创意的贡献者,也是整个编剧团队的负责人。剧集统筹不仅要撰写奠定剧集基调的几集剧本,也要根据其他单集编剧提供的思路、情节,完善、补充,或者裁剪。

最后还要把剧本撰写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编剧,有人撰写大纲,有人撰写对白,最后单集编剧再汇总成脚本,交给剧集统筹审定。”

马伯慵错愕道:“你想让我学着当这个剧集统筹?”

张潮道:“在中国,编剧要想有这个地位不容易,但是我们内部可以先形成这样的机制,这样拿出的剧本也更加扎实,和别人谈的时候议价能力也更强。

而且你的思维特别适合担任‘故事发起者’这个角色。因为你善于在大历史当中找到可以巧妙切入的小缝隙,然后把这个‘小缝隙’,扩充成一个‘大时代’。

但是怎么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立住人物,并且让人物在故事里真正变得不可替代,我觉得好莱坞的编剧们能给你更现实的启示。

我已经和20世纪福克斯打过招呼了,他们同意让你观摩,甚至参与一部福克斯出品的美剧的编剧工作。”

马伯慵惊喜地问道:“哪一部?福克斯电视网的话,难道是《越狱》?”

张潮道:“《越狱》?已经是过去时了。我想让你观摩、参与的,是一部真正靠‘人设’来打天下的剧集!”

(12月最后两天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