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7章 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第287章 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蒙见张潮“停杯投箸不能食”,沉默良久,连忙道:“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说你这种性格不好。”

张潮闻言,长吁一口气,道:“其实很多时候,我的心里都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对我说‘算了吧,吵赢了有什么用?是书能多卖一本两本,还是能让他们从此闭嘴?’

但是另外又有一个声音又在说‘凭什么算了?算了他们就能从此闭嘴?’

无论是哪个声音,都不会允许我左脸被人打了,再把右脸伸过去让人再打。

其实无论哪一次,我都没有‘追杀’过和我论争的人,即使很多时候我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能力。”

王蒙听完爽朗一笑,道:“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阅读能带给人超越年龄的成熟。但是成熟也可能意味变得世故,甚至变得鸡贼。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你不是怀着某种怨气和恨意去和人论争,这就够了。”

王蒙的话让张潮想起了3年前阿来对他说的那番话。那时候他也身处舆论的漩涡当中,并且远不如今天这样强大。

两个相差了30多岁的前辈,都担心张潮会因为频遭质疑,性情变得乖戾,所以对他的劝说也类似。

不过张潮内心很早就清楚,自己走的这条路注定是孤独而富有争议的。

从麻木地滥抄前世记忆中的作品,到慢慢有了自己的文学思考,然后到《刑警荣耀》借壳再创作,再到“少年·流星”故事完全原创……

张潮刚重生时,一度以为自己不具备成为纯文学作家的洞察力和文字表现力,即使要写纯文学作品,也只能对记忆里的作品亦步亦趋。

这等于在内心种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

但是随着自己一次次陷入不同的争议当中,或被迫、或主动地一次次澄清、一次次论辩、一次次在公众面前诉述自己的文学理想……

就像两块原本被粗劣焊接到一起的铁,一次次被大火烧红,一次次被锤子敲打,于是一层层的杂质脱落下来……

两块铁重新变成一块,并且比原来任意一块都更纯粹、更坚韧、更锋利。

所以张潮又怎么会有怨气或者恨意呢?

随着自己创作能力的增强,张潮内心远比刚刚重生时更加豁达和无畏。

张潮吃下最后一个饺子,对王蒙道:“谢谢您关心我。其实再等上几年,我‘嘴上有毛’了,自然就没有这么多争议了。

时间毕竟是站在我这边的嘛!”说罢“嘿嘿”笑了两声。

王蒙也乐了,这么年轻就拿下这么多文学成就的作家,时间不站在他这边,难道还站在那些两鬓斑白,说几分钟话嘴角就积白沫子的评论家那边?

王蒙道:“要是我当年,我当年……”当年如何,终究没有说下去。

但张潮明白他的意思。王蒙成名时与自己年龄相仿,也富有争议。只不过王蒙的“争议”最终让他在边疆蹉跎了15年时光,对一个作家成长最关键的青壮年时代整个错过了。

只是时光已逝,今日回看,也只能暗中叹息而已。

张潮安慰道:“您的‘当年’已经写进了文学史教材里了,已经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成就了。”

王蒙“哈哈”笑道:“你小子还挺会拍马屁!会拍就多拍点,别人拍的我不爱听,你拍的我爱听。”

张潮摇头晃脑地道:“多乎哉,不多也!”

两人相视一眼,又仰天大笑。

从王蒙家里出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张潮先是开着车转悠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去了“潮汐文化”的办公室。

说起来他差不多半年没有回来了,几乎所有的工作和交流都通过网络进行,就连上次回燕京开会,他都没有来看过一眼。

所幸团队也都是年轻人,对这种方式并没有太大意见,反而觉得张潮不在,自己的才能更能发挥。

今天的张潮,对“潮汐文化”来说,更多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和最终王牌,在日常运营层面,基本不需要他再插手了。

当然,像签约潜力作家、寻找潜力作品,还有宣传发布,还是需要张潮来把控方向。

他对文化产品营销能力,国内无人能出其右。

张潮把车在小区里停好,直接去了黄杰夫他们在的主办公室。

办公室还是那个办公室,但是门口多了个前台,还装上了一面影壁与内间隔开,夏答为“潮汐文化”设计的新logo赫然其上——几股带有中国水墨画意味的浪涛,围绕着“潮汐文化”的艺术字,古典、简洁、大气。

房间也重新布置过,特别是增加了一堆射灯,整体显得明亮、大气许多,有点高大上的味道了。门口还摆了发财树和鱼缸,也不知道黄杰夫啥时候开始信风水了。

前台的妹子正在低头整理材料,忽然就见到眼前一道陌生的黑影闪过,连声叫住来人:“诶,诶,您找谁啊?要预约,预约。”

黑影闻言反身回到前台,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有点眼熟。只见他笑嘻嘻地道:“我找黄总,大概是不需要预约的。”

前台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我们黄总是什么人?国内多少大文化公司、大影视公司、大广告公司,排着队要找他谈合作,不预约就上门不乱了套了。

职业素养让她仍然用温柔的语气道:“您最好还是预约一下吧。”

小伙子爽快地道:“好,你给黄总打电话,就说张潮找他。”

前台例行公事地拿起电话按了下内呼快捷键,不一会儿电话那头黄杰夫就接了起来,前台道:“黄总,这边有个叫张……张……潮……说……说……要”

话没说完,前台惊惶地放下电话,瞪圆了眼睛看着眼前依旧笑嘻嘻的张潮,结结巴巴地道:“张……张总,我……我不知道是您来了……”

张潮无所谓地挥了挥手道:“没事,你新来的吧?我可以进去了吗?”

前台点头也不是,摇头更不是。

不过很快她的尴尬就被里面迎出来的黄杰夫等人化解了。

看到许久未见的张潮,黄杰夫激动极了,上来就是一个美式拥抱,抱怨道:“来了提前说一声嘛,我好把下午的安排给推了。”

张潮笑道:“我就是不想影响你们正常工作。你也和老马他们几个说一下,不用特意过来,忙完了再说。”

去年《你的名字》票房大卖以后,“潮汐文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四合院一时还没有买下来,不过办公布局做了调整,黄杰夫这里专门就是日常运营、商业拓展、投资合作。

马伯慵、双学涛、夏答……甚至许蕊雅都分到了独立的办公区,各自领着自己的一摊事在忙。

跟着黄杰夫迎出来是几个陌生人,张潮只是大概在邮件里知道有不少新人入职,但是人和名字还对不上号。

黄杰夫说道:“这个是曾建宏,燕大毕业的,比你大几届,现在负责国内商业IP的开发,你那本《放逐流星的孩子》的童书开发,就是他给谈了一个好价钱;

这个是蒋姿,哥大毕业回国的,负责国外的投资管理,现在《消失的爱人》电影,就是她负责在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