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0章 鹭岛之夜

第280章 鹭岛之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疑惑问道:“您这是……?”

饭塚荣教授道:“你的作品目前已经在日本出版主要是哪些?”

张潮心里盘算了一下,回答道:“《你的名字》《消失的爱人》《大医》……基本上我写的通俗文学,角川社都会第一时间拿去出版。

纯文学嘛……您知道的,日本本国的纯文学都销量寥寥,他们是商业出版社,自然不会做亏本生意。”

饭塚荣教授眼睛一亮,忙道:“那要是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呢?”

张潮意外道:“哦?您说说看。”

饭塚荣教授道:“「中国研究所」2006年度的《中国年鉴》的文艺部分开始编纂了,今年依然由我担任文学部分的编辑。

你的崛起,是中国文学界近两年最重要的事件,我希望能在《年鉴》中介绍并收录你的作品。

通常被年鉴收录的作品,都会由研究所翻译出版。既然你的通俗作品已经由角川社出版了,那么就把纯文学作品交给我们吧。”

张潮思考了一下,点点头道:“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答应您。不过全部翻译的话,时间会不会太紧?”

饭塚荣教授忙道:“翻译出版选一到两部就好,我希望是《少年的巴比伦》和去年的《刑警荣耀》,这样可以展现你风格和手法的演进。”

张潮闻言,爽快地道:“没问题。《少年的巴比伦》是长中篇,《刑警荣耀》是比较短的长篇,倒正好可以凑成一本书。”

饭塚荣教授闻言喜道:“那我本人,先代表「中国研究所」谢谢你啦!翻译的事情,我们越早开始越好。”

张潮连说不用,并且道:“我今晚回去就把这两部作品的电子稿发给您,协议晚点签没事。”

这点上他还是相信饭塚荣的学术声誉的,至于版税什么的……随缘就好,张潮对此毫无期待。

这么说吧,他老师于华的《活着》在2002年在日本由角川社正式出版,并且还采用与《活着》电影同步发售/上映的营销手段,不可谓不用心。

要知道,在2002年,不论是《活着》还是电影《活着》,都已经全世界范围内获奖无数,畅销多年。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书的销量一般,电影票房更惨淡。

以至于于华发出了“日本读者不喜欢中国文学作品”这样的感叹。

饭塚荣教授待到和张潮达成了“君子之约”后,才指了指身边的王震旭道:“我这个不成材的学生,也会参与到这次的翻译工作中来。

翻译作品,不仅是翻译句子、词语,还要把原作者的意图、思想一并呈现给异国的读者。

如果能让旭君在未来两周时间里,跟随你学习,记录你与厦大学生的交流,并向你请教《少年的巴比伦》《刑警荣耀》的语言细节,想必会让翻译工作更加顺畅。

不知你能否同意这个请求?哦,这两周时间,你就把他当成是你的学生就好。”

张潮一听就懵了,这是给自己派了个贴身跟随的“起居郎”,要给自己写「起居注」吗?当不起,当不起。

于是连忙拒绝道:“这怎么敢?您真的需要的话,每次活动后,我让厦大的同学抄一份记录给您就行了。”

饭塚荣教授却非常坚持,转头对王震旭道:“旭君,你能做到对待张潮君,就像对我一样吗?”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眼神前所未有的冷酷。

王震旭此刻内心的憋屈与痛苦,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让自己给张潮做跟班,还要以师礼事之,这种折辱简直是在摧毁人格。

张潮这也回过味来了,王震旭八成是在饭塚荣教授面前造了自己什么谣,所以饭塚荣教授要用此来惩罚他。

饭塚荣是老派的日本知识精英,对于名下学生犯的错误,既不能护短装着不知道,但也不会明说让自己丢脸,因此行动上必须得让张潮感受到自己歉意的真诚。

岛国文化,多有这种特质,日本所谓“暧昧”,英国所谓“understatement”(有保留的陈述),大抵如此。

如果还想保住自己尊严的话,王震旭此刻就得向到导师饭塚荣深深鞠一躬,说一声“抱歉,我做不到,请老师开除我吧”,然后大踏步走出门,直奔机场,买张票就回去。

想到这里,他转身向导师深深地一鞠躬,说道:“嗨!我能做到,老师。我会像对您一样对待……张潮。”

是啊,想象中可以,现实里偏偏不可以,用日语说出这句话不让张潮听懂,已经是他最后的倔强。

他舍不得刚刚展开的文学事业,舍不得“饭塚门下”带来的便利。即便知道导师此刻就是在利用他的功利心在折磨自己,他也只能将这颗苦果吃下。

这个苦果,正是自己的傲慢与谎言孕育出来的。

饭塚荣教授此刻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张潮诚恳地道:“旭君已经同意了,希望你能接受。他不会打扰你的私人生活,行动只限于这所校园。”

张潮看看饭塚荣,又看看王震旭,想了想,终于同意了这个请求:“好,不过把我当老师对待这种事就算了。”

饭塚荣教授深深看了王震旭一眼,王震旭身子一颤,连忙向张潮浅鞠一躬道:“阿里嘎多!”

饭塚荣教授等敲定了这件事,放心地带着自己的学生走了。

张潮才松了一口气,只见后台的门很快又被打开了,好几个中文系的青年老师和活跃的文学社学生挤了进来——刚刚他们看饭塚荣师生在里面,都不敢进来。

主攻文艺理论和女性文学的年轻老师舒琼,对张潮道:“你刚刚讲的内容对大家都有启发。我们太少看到一个青年作家,这么早期就摆脱了‘混沌’的创作状态,以理性视角看待自己的创作过程了。”

另一个主攻方言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老师徐彬彬则好奇问道:“刚刚饭塚教授和你交流了什么?是准备将你的作品翻译成日文吗?”

文学社的杨辰沛则有些激动,说道:“刚刚我们社的同学都吵着要来见你,人太多了,只派了我们几个代表。”

张潮看小小的后台房间里挤了小20人,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说也说不清楚、答也答不完,于是道:“我请大家吃宵夜吧。这里哪里的排档好?”

“那我们可要不客气啦!”

“吃大户?”

“吃大户!”

“宵夜,当然是‘小眼镜大排档’!”

“好,那就‘小眼镜’。”

“成,咱们走!”

“走!”

张潮手一挥,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图书馆。

中文系主任李无为和其他几个年纪大点的教授正在楼下闲聊,还想等张潮下来一起说说他这场讲座,没想到就看到张潮被年轻老师和学生们拥着往校门口去,都没发觉他们在等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