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34章 操碎了心

第234章 操碎了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不喜欢没苦硬吃。我自己赚了版税以后,就一直致力于给自己改善创作的工作和环境。”

苏童在一旁听了笑道:“你这样说被人听见了,又要说骄奢淫逸了。”

张潮大咧咧地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我对维护自己个人形象已经放弃治疗了。”

同来的两个女作家池莉、迟子建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张潮有些奇怪地看向她们。迟子建和张潮在爱荷华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见状解释道:“昨天晚上我们还聊到你,说你真有勇气,谈了个女明星直接就承认了。你刚刚又说承认自己‘骄奢淫逸’……”

看着两个女前辈一脸的姨母笑,张潮的脸也是一红,连忙道:“这不是赶上了吗……”

韩少功半是羡慕、半是打趣地说道:“时代是不一样了,女明星不爱导筒爱笔筒。你这放二十年前,好比拍《红高粱》,巩大影后不爱张导爱默言……”

引得现场众人一阵大笑,还有同辈分的女作家“啐”了一口,笑骂道:“流氓!回去我告诉预立,让你跪搓衣板去!”

同样兴致勃勃的还有现场的记者。以往这样的比赛,他们都只能等结果,现在却可以参与全过程。更何况现场这200多人里,不知道谁就是未来文坛的大明星,再蹦出一个张潮来也未可知。

很快一个记者就找上了窝在沙发上看书的漂亮女生,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一头披肩的长发,略施淡妆,显得清新、优雅、含蓄。她手边还放着刚刚分到的蛋糕,整个人的神态看起来懒洋洋中又带着一丝空灵。

经验丰富的控场导演自然十分知趣地把直播镜头切到了这个女生,甚至专门给她精致的面孔做了一个特写。

记者问道:“这位同学,关于今天的复赛题目,你有什么看法?”

女生眼神放空了好了一会儿,才说道:“太甜了……”

记者:“嗯?”

女生接着解释道:“蛋糕太甜了。我喜欢吃甜品,但又不喜欢这么甜……就好像人和人的关系一样。”

记者眼睛一亮,这话里有话啊,连忙问道:“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能详细说说看吗?”

女生这才坐直了身子,不过很快又抱过一个枕头,回答道:“我叫周霖楠,今年18岁,来自上海。我觉得这次复赛的题目,象征的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就像那块蛋糕一样,大家都只能看到你表面上光洁、无暇的那一面,但是切开来,里面其实全都是细密的空洞……”

张潮看着眼前的女生,总觉得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来具体是谁。但是能让他产生这个感觉的,八成后来肯定成了作家,而且名气不算小。

又使劲儿翻了翻自己的记忆,一个名字闪过大脑——“夏名悠”。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个周霖楠后来的笔名就是“夏名悠”了。

虽然她没成什么大红大紫的青春文学明星,但也算是一个高产的畅销书作家,获得“新理念大赛”一等奖后,基本保持了一年一部长篇的速度,赢得了不少拥趸。

于是张潮偷偷从监控室溜出来,找到在现场的双学涛,说道:“这个周霖楠挺有潜力的,比赛结束了,你不妨接触一下她,看她有没有兴趣签我们。”

并不是每一个“新理念作文大赛”的获奖者最后都会走上文学道路的,更不要说成为能持续输出的畅销书作家了,因此有好苗子还是要尽早把握住。

双学涛也注意到这个女孩,不过没有想到张潮会这么重视,还要特意跑出来交代,于是问道:“她有什么特别的吗?”

张潮想了想道:“你看她的穿着、谈吐,还有面对镜头时的镇定,很显然是沪上家庭富养的女孩。而且她选择的位置,看书的姿态,以及一系列的反应,应该是经过设计。”

双学涛有点茫然,接着问道:“富养……设计……然,然后呢?”

张潮看着眼前文青气还是很浓重的东北小伙,无奈地进一步解释道:“这说明她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比较强烈的野心,同时对媒体、对受众,也有着敏锐的嗅觉。

这种野心和嗅觉,能够支撑她持续地写出足够受欢迎的作品。她的家庭,也能支撑她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这种有潜力的作家苗子,我们不签下来就可惜了。”

双学涛道:“这……这你也能看得出来?”

张潮叹了口气道:“文学世界不是只由严肃作家和纯文学构成的。通俗文学、畅销书是构成健康的文学生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才是文学生态的基石。我们做文学经纪,光讲文学性是不行的。文学作品在创作阶段是作家的私有物,但是一旦走向出版,它就成为了文化商品的一种。……”

“潮汐文化”(改成这个吧,顺口点)里的这些“元老”,什么都好,就是纯文学浓度略高了点,马伯慵还好,双学涛那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那种。

要不是张潮时不时带畅销书作家进来“稀释”一下,“潮汐文化”就快被文学理想主义分子们给齁死了。

张潮说的没错,周霖楠的采访迅速引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关注,大家都被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靓丽身影给吸引了。

“哇,长得这么漂亮,作文还写得好。”

“是啊是啊,面对记者一点也不慌呢,说话声音好好听。”

“说话好有条理哦!上帝到底给她关了哪一扇窗户啊?”

“好期待她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啊?”

……

随着各色各样的议论在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前的热度越来越高,第八届“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的直播热度也节节攀升,在采访周霖楠的时候,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张潮之所以极力推动这次复赛全程直播,就是切准了国人骨子里对文化的热爱。尤其在2006年这样的国力上升期,大家在物质初步丰裕之后,都开始寻求精神层次的滋养。

今年不仅是张潮自己的几次直播都有极高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其他像邀请于秋雨老师做文化导师的“青歌赛”,以及推出易钟天品三国的“百家讲坛”,也都创造了收视奇迹。

而围观全国最会写的200个少年如何进行创作,无疑极大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

更何况这里不乏俊男靓女。

这不,记者刚刚采访完周霖楠,又盯上了一个头发遮住一边眼睛、高大消瘦的男生。他既没有与其他人进行讨论,也没有拿着书故作深沉,只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

这年头,正流行这种忧郁款的“美少男”,食髓知味的记者毫不犹豫地把话筒捅到了他的面前……

张潮看到这种情况,皱了皱眉头,又去专门提醒一下现场的导演道:“镜头最好不要老盯着讨论区的人,也要适时切回到内考场,关注那些正在奋笔疾书的同学。

你看6号机位那个同学,写东西的时候仪态多好,背挺得多直……”

看导演还一脸茫然,张潮心里又叹了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看我们直播的,不只有青年观众,还有学生家长。他们是非常关注这些细节的,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做个表率,那舆论会怎么说?

而且200多个选手,后面就是200多个家庭,还有多几倍的家长,他们都想在镜头里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我们的比赛有5个小时,每个选手都应该有机会上镜……”

一通解释下来,张潮不仅口干舌燥,更是操碎了心。想着这破比赛,以后谁爱办谁办!

(两章合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