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94章 先阉了他!

第294章 先阉了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多年以后,面对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吉姆·帕森斯将会回想起,来自古老东方国度的年轻作家,对他说要“先阉了你”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张潮见惯了被瞩目的场面,丝毫没有什么不习惯,仍旧不疾不徐地道:“这一集的‘谢尔顿’,还不够让人讨厌。”

饰演者帕森斯若有所思,编剧查克·洛尔和比尔·布拉迪对视一眼,由查克·洛尔问道:“能详细说一说吗?”

如果别的什么小投资人,这两个好莱坞颇有名气压根不会理,但是张潮毕竟是在美国也有名气的作家,他对人物的意见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张潮拿出手机的记录本看了两眼,才道:“谢尔顿和莱纳德都是天才的人设,但是莱纳德显然更有‘人性’,更善解人意,更渴望正常的社交,更希望与佩妮这样女生交往,并且会为太过‘nerd’的爱好、习惯感到羞耻。

相比之下,谢尔顿就是显得不近人情,并且毒舌、刻板。我这么总结没有问题吧?”

帕森斯和查克·洛尔等人都纷纷点头,张潮的总结并不算全面,但都说到了要点上。

张潮接着道:“既然谢尔顿是这么一个人设,为什么还要给他留那么多‘小尾巴’吗?”

“‘小尾巴’?”大家显然被张潮临时起意的“中式英语”给弄懵了,许蕊雅很快接过来解释道:“中文里‘小尾巴’指的是处理问题时没有完全处理干净,遗留下来的部分。”

这些大家明白了,查克·洛尔有些明白过来了,于是问道:“你的意思是,谢尔顿的形象与莱纳德有一点重复了?”

张潮点点头道:“是的。既然莱纳德已经表现出了‘天才’的‘人性’一面,那么谢尔顿在这一集的一些表现就显得多余了,包括——

一开始在‘高智商米青子库’的办公室里填写表格时,莱纳德说谢尔顿是‘半职业选手’,说明谢尔顿‘自我安慰’的行为非常频繁。

然后在初次遇到佩妮的时候,谢尔顿与莱纳德一样被佩妮的外表吸引了,表现出了明显的爱慕意味。

随后佩妮来到他们的房间时,谢尔顿在‘白板事件’上的表现,又近乎于和莱纳德‘争风吃醋’。

紧接着在佩妮坐了他的‘专座’以后,他虽然表现出‘不适’,但是仍然会屈从于莱纳德的抱怨。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台词和表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感觉到你们在处理‘谢尔顿’这个人物的时候有些犹豫,既想用他来展现‘nerd’极致的那一面,但又怕观众觉得他讨厌,然后放弃追剧。

不知道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查克·洛尔和比尔·布拉迪听完以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张潮说的每一点,都“扎”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对于这么一部表现“天才书呆子”的情景喜剧究竟应该怎么拍,如何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既突出特征,又不让观众们讨厌,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控——因为没有先例。

在《生活大爆炸》之前,表现天才的典型影视剧要么是《美丽心灵》里纳什博士那样,纯粹、极致,但人生近乎悲剧;要么是《心灵捕手》里的威尔,从叛逆、孤独走向与自己以及世界和解,最后灌观众一肚子鸡汤。

当然,剩下的基本全是高智商犯罪分子——《猫鼠游戏》里狡黠的小弗兰克·阿巴内尔,或者《沉默的羔羊》里有优雅却凶残的汉尼拔博士。

但这些电影在刻画“天才”方面的内核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消除美国大众对“天才=nerd(书呆子)≈weirdo(怪胎)”的刻板印象,竭力体现他们“人”或“类人”的一面。

《生活大爆炸》的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是把刻板印象放大到极端来制造笑点,但是又要让观众不反感,甚至觉得这很“可爱”,其实是很难的。

查克·洛尔道:“我们去会议室聊吧。”

福克斯电视网的高层没想到查克会这么重视张潮的意见,不禁大感意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去了。

马伯慵和许蕊雅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头雾水。马伯慵倒是抓到了一些要点,也开始明白张潮为什么非要把他拉来美国了。

和刚刚看的试播集相比,他的里主人公和他一样温吞水般的性格,确实缺乏魅力。

几人在会议室里坐定,查克·洛尔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说的我们其实考虑过,也确实担心观众的反应。”

张潮心下浮现出上一世记忆里自己追过的《生活大爆炸》12季的一个个经典画面,只能说对一个“观测”过这部剧整个周期的资深剧迷来说,他现在比两个编剧、两个主演,更能把握人物性格和剧情走向。

梳理了一下思路,张潮才道:“这部剧最大的卖点就是满足普通人窥探‘天才’日常生活的好奇心。他们为什么会显得那么怪异?为什么要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为什么异乎寻常地喜欢漫画和科幻剧?为什么无法与‘普通人’进行正常的社交?……”

张潮一边说,其他人不时轻轻点头,马伯慵更是掏出了笔记本不断记录。

张潮道:“目前剧集里出现的4个天才,谢尔顿、莱纳德、拉杰和霍华德,其实各自代表刻板印象里对‘天才’的几种解读。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谢尔顿拥有和其他人混淆的‘人性’呢?他在剧集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是奠定整部剧基调的所在,怎么能如此不纯粹呢?”

帕森斯这次抢先问道:“那应该……?”

张潮看了他含情脉脉又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一眼,心里打了个寒颤,开了个玩笑道:“首先要阉了你!”

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帕森斯更是惶恐地捂住嘴。

张潮这才笑着解释道:“我说的是你饰演的‘谢尔顿’这个角色。这里的‘阉’,不是指生理上的,而是说要让谢尔顿‘去性化’。

他应该是一个生理性别为男,但是对‘性’不关心、不追求、不回应的‘无性人’。

这样,谢尔顿才能在个人形象上与其他几人完全剥离。说实话,争风吃醋上霍华德、莱纳德就够了,不必再让谢尔顿参与。

在这方面,他应该是一个冷静、客观但是刻薄的评价者。”

张潮这么一说,大家先松了一口气,但随即思索起来。

尤其是两个编剧和饰演谢尔顿的帕森斯,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但是仍有疑虑,另一个编剧比尔·布拉迪道:“这样不是很多观众会讨厌他吗?

我们往谢尔顿身上加入‘人性’,就是希望他可爱一点,不那么刻薄。”

现在的制片方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生活大爆炸》的第一季,也是整整用了小半季的时间,根据大量观众的反馈,才逐渐“阉割”掉谢尔顿的‘性’征的。

这几乎是决定《生活大爆炸》命运的最重要调整,也让“谢尔顿”这个角色彻底破圈。

张潮道:“让他可爱有很多种方法,但不需要用‘性’。虽然‘性’是美国电视剧中,最容易编排笑料的题材。

但谢尔顿应该是‘无性’,甚至‘反性’的。其实你们在一开头让谢尔顿反对‘卖米青子’,认为这是一种‘基因诈骗’,就展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极端洁癖。

与其让谢尔顿也说那些烂俗的性笑话,不如让他成为旁观者,甚至审判者。彰显‘天才’的‘神性面’,才是谢尔顿在第一季当中应当展现出来的。”

张潮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一阵窃窃私语。张潮的建议无疑十分专业而且有参考价值,但是这样一来,前期的一些脚本就得推倒重来。

好莱坞的情景喜剧通常是边拍边播。比如《生活大爆炸》在原时空当中,就是3-4集连拍,播出后看观众反馈,然后调整剧本,接着拍下面的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