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76章 天下逼共有一石

第276章 天下逼共有一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教室里的人闻言都往门口看去,首先看到了一脸惊慌的……梁思荞。然后才是她身后那个高个子的男生。

兰婷“唰”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兴奋地朝这个男生挥了挥手,口中喊道:“进来吧,张潮!”

“张潮”两个字瞬间像炸药一样引爆了全场,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希望验证真假。

“张潮?”

“哪个张潮?”

“还能哪个,就是那个张潮!”

“张潮怎么来厦大了?”

“听说兰婷是他高中同学。”

“系里不是也说要请他来开讲座吗?”

“你们别聊了!”

“快看,他进来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张潮和面前的梁思荞说了两声“抱歉,借过一下”,对方才反应过来,木讷地给张潮让出了一个身位,让张潮可以挤进教室里。

张潮面前其实还站着几排同学,但此刻他就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只向前走了一步,面前就分开了一条通往教室中心的通道。

张潮穿过人群,几乎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似乎变成了实质性的射线,在灼烧自己的脸部的皮肤。

有震惊,有困惑,有崇拜,有嫉妒,有着迷,甚至有恐惧……

短短两三秒时间,在张潮和众人的意识里,似乎却过了几分钟之久,直到他站在了兰婷旁边,并且和林丹娅教授握手致意,掌声才洪水般,由淅淅沥沥的涓流,到决堤时的奔腾轰动。

站在场地最中央的王震旭,此刻最为尴尬。他脱口而出的一句:“是你!?”很快就淹没在掌声当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惊诧。

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直接看到这一幕,外人一定会以为这雷鸣般的掌声是送给他的。但他知道,这里没有一声鼓掌属于自己。

王震旭不是没有见过大作家的签售会和讲座,自己在学校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是和张潮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眼前这个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年轻人,就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休闲装,也没有许多日本偶像作家那种病态精致的面容,但是听教室里的动静,学生们对他的热爱,却远远要超过。

此刻他站着也不是,坐下来也不是,就像在暴风雨席卷下的一头鸭子,摇摇欲坠地站在悬崖边。

好不容易等到掌声平息,兰婷开口道:“张潮下周要来我们学校访问交流,届时会给大家开专题讲座,这次是提前到鹭岛。

我向他介绍了一下我们今天的沙龙,他比较感兴趣,就想来参与一下。”

张潮接过话道:“下午我在咱们厦大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没看到兰婷通知我沙龙换地方的短信,所以来晚了,抱歉!”

有同学好奇道:“燕大、燕师大的图书馆不是更大更全吗?”

张潮笑道:“厦大的图书馆有两样资料是燕大、燕师大图书馆查阅不到的。”

“哪两样?”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张潮道:“第一样,鲁迅先生在厦大中文系任教时留下的手稿、笔记、教案,尤其是《汉文学史纲要》的初稿,只有在厦大才看得到。”

“这倒是!”众人纷纷附和。

鲁迅在鹭岛的任教经历算不上愉快,仅仅4个月后就南走广州。不过还是留下许多痕迹和成就,例如《故事新编》最好的一篇《铸剑》(又名《眉间尺》)就是在这期间写就的。

“那另一样呢?”有同学问道。

张潮控制了一下表情,似乎在憋笑,不过还是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第二样,是我爸爸在厦大中文系就读时写的文章,尤其是毕业论文。这也是只有在厦大图书馆才能看得到。”

大家没想到是这个答案,愣了一下,才突然想起张潮的父亲不正是自己校友吗?顿时欢乐的笑声响彻了整个教室。

有同学促狭地问道:“写得怎么样?”

张潮皱着眉头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很有时代气息!”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你们最好别查。”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短短几句话,张潮就拉近了自己和同学们间的距离,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明星作家,而就是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还是校友之子。

教室里的人都在说着、笑着,越发衬得场地中央的王震旭是个外人。

受不了这种气氛的王震旭大声道:“你们是要追星,还是要讨论问题?如果这个沙龙改见面会了,那我就先走了!”

说罢,就等着学生们各就各位,重新开始。

没想到等了好一会儿,虽然大家都不笑闹了,但也没有一个人接他的话茬,整个教室陷入了奇怪的沉默当中,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王震旭,似乎在说:

“这样也不错?要不然你先走吧……”

王震旭当然不能真的走,他还没有和张潮大战三百回合呢!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接自己的话茬,对张潮说道:“你刚刚那句话什么意思?”

张潮一愣,道:“刚刚那句话?——‘你们最好别查’——哦,这是和同学开玩笑的。”

王震旭怒道:“不是这句,往前!”

张潮想了想,道:“呃……‘很有时代气息’——这是公正评价。他写的不错,但毕竟是快30年前的文章了,不适应现代的学术规范。”

王震旭差点原地爆炸,但还是克制下来,道:“我是说你进来前说的那句!”

张潮眼睛茫然了一下,道:“我……我好像给忘了。”这句话倒真没有撒谎,他一进来就高强度和同学们交流,一时间真忘了在门口具体说了句啥。

王震旭刹那间领悟了和张潮对线过的白晔、方老师等人才会的神功——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不要急、不要急——说道:“你说,日本的诸位向你介绍青年作家的时候,没有我。我想问问看,这个‘诸位’是哪些人?”

“哦!想起来了!”张潮一拍掌,恍然大悟:“确实是这句。呃,我真的没有听说过你啊!‘诸位’就是角川社、小学馆的几个主要的文学编辑,我都见过了,聊了很多日本文学的年轻人,却是没有听过‘王震旭’这个名字。”

教室里的学生们都窃笑起来。别的什么20来说的作家说什么和“角川社、小学馆总编辑聊天”当然是吹牛,张潮就不一样了,何况他用的是“见”,而不是“拜见”或者“拜访”,这就很让人琢磨。

王震旭忍耐再忍耐,勉强从嘴里蹦出几个字道:“我在日本用的笔名是‘东衫彰良’,我拿过「这部推理真棒!」的银奖和读者奖。”

说完挺了挺胸膛。这个奖项虽然算不上日本最有名的文学奖项,但也算是文学新人崭露头角很好的起点了。这也是他敢说出蔑视张潮和其他中国“80后”后作家的底气所在。

除了颁给通俗的直木奖,和专门颁给推理的「江户川乱步将」「正统推理大奖」外,「这部推理真棒!」可以算是第二梯队里比较重要的推理&犯罪奖项了。

日本文学繁荣,新人辈出,其实颇为依赖大量领域细分又层次有序的文学奖项加持。新人一旦获奖,销量和版税立马暴增。

这样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不用太考虑生计问题,转而进入专职创作的状态,最后有很大机会成为专业作家。

不过张潮才不管王震旭怎么想,只是又“哦”了一声,诚实万分地道:“‘东衫彰良’?银奖吗?……呃,确实没有听说过。抱歉!”

王震旭终于忍不住,瞬间内伤,心脏在流血。他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你是为了故意贬低我吗?”

张潮连忙摆手道:“千万别误会,我说的都是真话、实话。他们真的没有提到你,也没有提到‘东衫彰良’这四个字。——不过,我有个问题很好奇,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王震旭缓了缓,又犹豫了一会儿道:“你问。”

张潮露出困惑的表情,问道:“你虽然入籍日本,但是平时都用中文名‘王震旭’是吧?”

王震旭点点头,心中涌出一股不安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