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53章 这是你的房间?我要了。

第253章 这是你的房间?我要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为什么要突然写下这个关于孩子和流星的故事,他自己也不知道。

也许是梁细妹、韦恩泽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触动了他,也许是什雷村星辰满布的夜空给了他灵感。流星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最流行的是两种,一是死亡,二是希望。

那这个故事里是哪种呢?

【张老师不知道什么是“流星雨”,所以也不知道下过流星雨以后,天上还会不会有星星,他只能说:“也许……还有吧。”

韦小亮看起来有些失望,张老师已经是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了,连他都不确定,那想必问别人也没有用。

张老师被他看得心里有些慌,于是问韦小亮:“你不希望天上还有星星吗?”

韦小亮说:“梁小阳说天上每掉下一颗星星,地上就要有一个人死掉,去到天上,变成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要是下成了雨,那地上有多少人要去到天上啊?”

张老师沉默了,他知道韦小亮的妈妈正在生病,病了很久,也病得很重,据说随时会死。

韦小亮接着问他:“张老师,流星雨下完了,真的会有很多很多人变成新的星星,挂到天上去吗?”】

“叔叔,天上真的会下流星雨吗?”韦恩泽听到这里,忽然问张潮道。

张潮答道:“说了几次啦,叫哥哥——当然会下。在有流星雨的夜晚,你抬起头看天空,每隔一小会儿,就会一颗流星坠下来。一个晚上,你会看到几百颗流星,就像一场雨一样。”

韦恩泽眼里露出向往的神色。云贵多云雾,但同样拥有最暗的星空。天气晴朗的夜晚,他是见过流星划过天边的样子的。

只是没有想到流星能下成雨。而流星,又有这样特别的含义。

韦恩泽迫不及待地道:“那后来呢?真的下流星雨了吗?”

张潮微笑着继续把故事讲了下去:

【这个问题,张老师同样回答不上来。谁让他只是一个代课老师呢?能教会孩子们朗诵课文和四则运算,就已经是他全部的学问了。

韦小亮又问道:“张老师,那有没有办法不让天上下起流星雨呢?它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偶尔才掉一颗吗?”

张老师更慌啦,他想自己连阻止天上下雨的本事都没有,又怎么能让天上不下流星雨呢?只是他不想让韦小亮难过,于是对他说:“这样吧,我要去镇上问问王老师。王老师懂得比我更多,也许他知道怎么才能让天上不下流星雨。”

韦小亮高兴起来,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去镇上问王老师?能带我一起去吗?”

张老师摇摇头说:“到镇上要先翻半天的山梁,然后再坐半天的拖拉机。回来又要坐半天的拖拉机,翻半天的山梁。路上还要在山里过夜。所以只有大人能去,小孩子不行。”

韦小亮知道张老师说的是实话,只好说:“那老师你早点回来。还有七天就下流星雨了。”

张老师其实是担心镇上的王老师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天上不下流星雨,也担心王老师对韦小亮说天上掉下一颗星星地上就要有人补上去是真的。】

“韦小亮的村子离镇上真远啊。”韦恩泽感叹道。什雷村的孩子去镇上上学也远,但没有这么远。

张潮笑道:“是啊。我的老家以前就是这么一个村子,离镇上很远很远,有着和这里一样的梯田,和很像很像的木头房子。”张潮没有为了附和小孩哥撒谎,福海是丘陵地貌,梯田也是一种主要的耕种方式。

这个故事的脉络张潮已经构思好了,主要就是围绕“阻止流星雨,挽救韦小亮的妈妈”这个主线展开。

在要下流星雨前的七天时间里,张老师、老村长、王老师,还有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们,想尽了办法,不让这个孩子心碎。

他们当中有村里的老巫师,时隔很多年,重新戴上了那块能沟通鬼神的傩舞面具。

有镇上中学的地理老师,违背自己一直秉持的科学精神,给韦小亮编织了美丽的谎言。

有游走乡村的赤脚郎中,为了延续韦小亮妈妈性命,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草药。

……

至于那场流星雨下了没有,韦小亮妈妈的病治好了吗?张潮其实心里还没有最终的答案。刚刚开始创作儿童故事的他,还不能把握这种情绪的浓淡。

大团圆的结局固然令人欢喜,但是有时候遗憾也是孩子精神世界得以成长的一部分。

他想到了很多很多,特别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90年代初出版的《外国儿童短篇选》(上下册)里的很多故事。

这些故事有欢欣的气氛,也有悲伤的结局;有童趣的幻想,也有残酷的现实。每一个故事都构成了儿童心灵的一个侧面。

就这样斟酌着、犹豫着,张潮前一天晚上写好一节,第二天晚上就讲给孩子们听。有趣的是,他常常讲着讲着,就与自己写的出现了差异;有的时候,他讲的还比头天写的更多。

张潮第一次感受到了书面写作和口语创作之间的差别。书面写作只是他一个人的工作,而口语创作,则往往掺入了听众的反馈。

当自己讲到一件事物,敏锐地察觉听故事的孩子皱起眉头的时候,他就知道这里要停一停,解释一下。

当自己讲到某个情节,突然发现有孩子开始交头接耳、失去注意力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处并不吸引人,要赶快跳过。

【……韦小亮不知道张老师问到阻止流星雨的办法没有,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到村里来。他看着妈妈一天比一天虚弱,甚至都叫不出他的名字了,心里实在着急。

于是他决定自己去镇上找张老师。他五岁的时候妈妈将他放在竹筐里,背着他去过一次,他认得去镇上的路。张老师说要先翻上半天的山梁,再坐上半天的拖拉机,回来也要这样。那就是整整两天时间。

他要给自己准备两天的食物。家里的大米不多了,要留给妈妈和弟弟。那就带上红薯吧,饿了只要捡一些柴,挖一个坑,就能吃上热乎乎的烤红薯了。……】

“他怎么敢一个人上山啊?”韦恩泽惊叹道:“山上有野猪呢,遇到人就冲过来,腿也撞断了哦。”

“还有‘变婆’,能说人话。要是听了,就被它给迷了,牵到林子里去,再也回不来了。”梁细妹在一旁补充道。

这几天张潮讲的这个故事在孩子当中越流传越广。并不是每个孩子每个晚上都能来听的,于是在转述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甚至像梁细妹这样的少年少女,也被家里弟弟颠三倒四地转述引起了兴趣,特地跑来听。这两天张潮一讲故事,身边就乌泱泱的十几个人,颇有“孩子王”的气势。

张潮也会饶有兴趣地把孩子的“谬误版”给记录下来,这些加入了个人想象的版本对他的构思还挺有启发的。还有听众半路的插话和讨论,也颇有意思。

“‘变婆’?”张潮来了兴趣。

梁细妹解释道:“‘变婆’是一种大猴子,可又像人一样能站着走路。它的牙齿比猎人的匕首还长,能咬死野猪。它会学人说话,把人骗到山里去……”

张潮好奇道:“骗到山里去,吃掉吗?”

梁细妹红了脸,没有接话。

这时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跳了出来,大声道:“我知道。‘变婆’专骗男的,骗到山里和它成亲、睡觉,然后生下小‘变婆’……”然后又学着想象中“变婆”的样子,屈膝垂手走了几步,惟妙惟肖。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韦恩泽推了一把那个小男孩道:“小‘变婆’,赶快回去坐着——叔叔,下面呢?”

张潮道:“都说了叫哥哥——下面还没有写出来,明天再来听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