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16章 神对手VS猪队友

第216章 神对手VS猪队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一会儿,张潮和其他人也都来到了演播厅。一力推动“代笔门”的几个人虽然在网络上对张潮剑拔弩张,但此刻面对面,却显得尴尬,反而是张潮从容很多,一一和他们打了招呼。

不过方老师、土摩托等人显然也多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的尴尬并不比面对张潮时更少。

主持人汪玲玲也来到了现场,和所有嘉宾都打了招呼。她主持过多个文化、综艺类节目,最有名的便是《综艺大观》和《第十放映室》。

现场的编导和张潮、方老师等人交代了上场的走位和直播的流程以后,就让台里的化妆师给几人上个简单的电视妆,又给他们胸口别上姓名牌、领口夹上无线麦,就算准备就绪了。

方老师看着场上的椅子,几次欲言又止。自己这次为了显示“单刀赴会”的勇气,特意交代不让司马北跟着;没想到在现场,“单刀赴会”的人却成了张潮了。

“临时加塞”的莲岳、土摩托、平克等人,虽然他也有所耳闻,但是见面却还是第一次。双方在张潮“代笔门”事件中的立场一致,却没有事先沟通过。

无论是彼此的熟悉程度,还是现场的氛围也都不允许他们多聊。他心中一直隐隐萦绕着的不安感,此刻被放大了,但是选择临阵退缩,又不是他的性格能容忍的。

2006年7月15日,星期六,早上11:00,CCTV10《人物故事》栏目特别直播“走近作家张潮,解开成名之迷”正式开始了。

主持人汪玲玲在做了简短的开场白以后,就介绍起现场的嘉宾;被点到名字的嘉宾一一起身,向观众致意,只不过张潮这边就显得格外形单影只:

“坐在我左手边,只有一个人的,就是最近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青年作家张潮。”

台下掌声如雷。

“坐在我右手边的,分别是美国分子生物学博士、科普作家方老师……自由撰稿人莲岳……传媒人平克……专栏作家土摩托……记者南风……作家常平……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刘钰女士。”

台下掌声稀稀落落。

电视机前的不少观众都皱起了眉头。一位天津大爷本来要去狮子林桥跳水,硬是被孙女拉着一起看直播,这一开场他就对孙女道:“介不是欺负小孩儿嘛?一帮几十岁的人,还要不要点脸了!”

而张潮书迷最多的粤省,不少年轻人都摔了手里的遥控,和同伴一起骂道:“丢雷……冚家……”

就连被请到现场的观众都有点小小的骚动,但好歹有编导控场,倒不至于在方老师这边人起身的时候喝倒彩。

方老师心里一阵烦闷,不豫之色已经挂相了;而张潮无喜无悲、面若平潮。

这是他反击的第一步——“强弱易势。”

对围观者来说,同情“弱者”是一种普遍心理。方老师之所以能打假一打一个准,一方面是对方确实是“假”;另一方面,是他始终揪准了那些在学术界位高权重的人打。

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心打假的“独行侠”,并且一直在“螳臂当车”。那么在旁观者看来,他是以渺小的个体挑战巨人,自然带有一种悲壮的意味。这种“以弱击强”的形象,为他在舆论上赢得了极大的宽容度。

方老师对今天CCTV直播的预想也是他一个人挑翻张潮在内的国内中坚作家群。结果现场一看,反过来了,是张潮一个20出头的青年,独自面对他们所有人的攻击。

所以现场的张潮看似是“弱势”的一方,但在大众舆论上,其实“强”得可怕。

不过现在对方老师来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主持人汪玲玲介绍完嘉宾后,并没有多做煽情,而是很干脆地就把舞台让给了他们。她把先发言的机会给了张潮,问道:“张潮同学,对于网络上的种种质疑,你有没有什么想澄清的?”

张潮微笑道:“那太多了,我怕等我澄清完,节目都快结束了,对面几位老师都讲不了几句话,这央视演播大厅不白来了吗?所以我还是想先请对面的方老师,还有其他几位老师

——对不起,你们人太多了,我记不住名字——先说说你们最主要的质疑点是什么?既方便排序,也方便合并同类项,给观众们节省时间。”

张潮说完,坐在方老师左侧的莲岳就面色不快起来,但奈何主持人汪玲玲转过来先问了方老师:“方老师,既然张潮同学这么说了,那您先来讲讲看。”

方老师显然没有注意到从身旁和身后射来的几束不友好的目光——当然,注意到了他也不会在乎——他用他那特有的嗓音问道:“你现在也只有21岁,怎么能写出像《少年如你》《蜗居》这样成熟的作品?特别是《蜗居》,完全超出了你的阅历范围。天才也是有成熟的过程,哪怕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也要去菩提祖师那里学习道法后才有本事大闹天宫。”

不得不说,不管方老师人品和立场如何,他粗糙暗哑低沉偶尔还幽咽不清的声线实在太有戏剧效果了,没有听过他声音的观众都被吓了一跳,加上三角眼、秃脑门和过于方正的颌角线——这放哪部电影电视剧里,都是妥妥的反派。

准备去跳水的天津大爷彻底不想走了,看着电视里方老师拍着大腿就骂道:“介你嘛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许多看过周星驰电影的观众,不约而同想到了《九品芝麻官》里贪官三堂会审戚秦氏的场景。

张潮含笑点头道:“方老师提出了一个关键质疑,其他几位有没有你们认为更重要的质疑点?如果没有,我就先回答方老师的问题了。”

“慢着,我有!”开口的正是莲岳。

主持人汪玲玲忙道:“看来莲岳老师有不同意见,请讲。”

他有点负气地道:“大家好,我是莲岳,也是中国质疑张潮‘代笔’第一人,我在心浪的博客请大家多关注,我每个星期都会更新……”

汪玲玲不高兴了,连忙打断道:“莲岳老师,还请您直接一点。”

莲岳意识到自己被方老师受到的“礼遇”气糊涂了,连忙收敛话题道:“……我认为张潮最先应该回应的是,他一个住校的高三学生,怎么能多次在深夜更新文章。那个时间段,他应该在寝室睡觉才对!这是常识!”

张潮同样含笑点头道:“莲岳老师的这个质疑也很有力度,我到底该先回答哪一个呢——其他老师没有了吗?”

“我也有!”坐在“质疑方”第二排唯一的女性刘钰开口了,不等汪玲玲讲话,她就开口道:“张潮,你不觉得你应该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你成绩一下降、写作就出名了么?你和你父亲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句话问的现场哄堂大笑,张潮也无奈地道:“最后这个问题我必须优先回答——我和我父亲是父子关系。咱们这是CCTV直播,不带这样讲伦理哏的。”

刘钰闹了个大红脸,不过还是强硬地道:“你知道我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父亲是不是给你代笔了!”

张潮回答得很干脆,就两个字“没有”。不等刘钰继续发问,其他几人就急匆匆地开始抢夺起发言权来——

“你说没有就没有?你怎么证明?”

“张潮,你先说说你上燕大、燕师大,同时读本科和硕士两个学位,这么荒谬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你这算什么质疑?他那是有部委文件的,虽然是80年代发的,那也是有法律效力的——我想问的是,你还写了一个话剧《窝头会馆》,虽然知名度没有其他作品高,但对老BJ的味道还原得非常纯正。你一个福海人,不是你爸代笔,怎么写得出这种剧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