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省,厦岛,一间南洋风情的老公寓内,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在和一个头顶微秃、眼神狡黠的老头对话。
“你说的这个靠谱吗?”
“当然靠谱。你仔细琢磨一下,张潮,这么一个福海的乡下高中生,怎么就突然变成个知名作家了,你不觉得很可疑吗?”
“可,可是‘方老师’不也是福海乡下的?……还有,我也是福海乡下人……”
“呃……抱歉,我还真不知道你也是福海乡下的。不过‘方老师’不一样,‘方老师’是正儿八经通过高考考上中科大的高材生,是他们那一年的全省单科状元,后来又去美国深造,怎么能和张潮这样的西贝货相提并论呢?”
“那具体有什么证据吗?”
“证据?质疑首先需要的是大胆假设,其次才是小心求证。再说了,如果真相就是他们父子两个相互掩护,怎么可能给外人留下证据?”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靠谱,这种事对作家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指控。‘方老师’真的会跟进吗?”
“‘方老师’的主攻方向是打科学界的假和揭穿伪科学,文学界的假他经常顾不上打。我们要先引张潮出面自辩,他说的越多,出错的概率也就越大。
等他的破绽足够多的时候,‘方老师’再来一击毙命。”
“那为……为什么找我?我名气也一般啊。”
“要的就是没什么名气。张潮现在名气太大,牵动的各方面利益也很多。太早引起重视,可能一下子就被作协、文联啊捂盖子了。
你现在这个知名度刚刚好,可以让舆论从小到大发酵上一阵。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想捂盖子就不那么容易了。‘方老师’不能太早出手的原因也是这个。”
“哦……那要还是被删帖了呢?”
“哼哼,那不刚好给我们造势一个理由?当初张潮质疑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帖子不就被《新芽》杂志找人删除了,结果反而成为他第二篇质疑文章的抓手。
所以不怕他删,就怕他不删。你想好没有,如果能扳倒张潮,那你就一夜成名了。你不想做,那我找韩涵去,他对张潮估计也憋着一肚子火呢。”
“我做,我做……但是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别的一点支持了吗?”
“什么支持?”
“你知道的,我们写专栏的收入不高……《南国周末》稿费好多年没有提过了,现在还是千字150。前几年出的两本书也是亏本赚吆喝。
你们,你们不都是有经费的吗?”
“经费?经费得用来给你的文章买流量啊!不买谁看?现在关注过千的博客主都是明码标价。要不然你来出这个钱?
再说了,这次还会有国际媒体跟进。”
“……我……好吧。那文章我回去琢磨一下。”
“还琢磨什么?我告诉你,我都研究过了,张潮的资料都在这里。揭露他真面目的突破点,就在他父亲身上……”
半个多小时后,中年男人把写满了字的笔记本装到包里,向老头鞠了一下躬就告辞了。老头在窗户里看着中年男人身影消失在巷口,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他拨通了电话:
“……他已经同意了,文章会在张潮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出来!”
“但是……他也是知名人士,他说张潮现在国内官方重点保护的青年偶像,所以攻击他风险很高。如果事情闹大了,他到时候可能在国内呆不下去,躲风头的话他想要去日本,费用也不低……”
“他最开始要价5万美金,我劝了他很久,他同意降价到3万美金……对,这是最低价了。”
“什么?就5万美金?还有去日本的安家经费5万美金?……好,好……到时候我找看,尽量给您正规票据。”
放下电话,老头拿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心想还是你狠。
张潮在朝阳公园旁边新交房的“柏悦国际”买了一套280平米的大平层,价格是1万8一平米,比一般的住宅当然是贵了不少,毕竟这时候朝阳的房价也才不到1万。
这时候燕京的有钱人比较追捧大别野,或者都愿意去投资四合院,对于大平层不是特别中意。但是张潮没有什么别墅情节,也没想炒房赚大钱。在他看来,大平层才是居住体验的天花板。
而且这房子好就好在是精装交付,不用折腾装修的事,到时候找时候挑好家具、家电往房子里面一摆就行。房子有五个卧室,基本全是套房,到时候父母来住也很方便。
挑完房子,付了定金,剩下的事情自然有销售鞍前马后地帮他搞定。张潮照例不贷款,省了不少功夫。
结束一切以后,张潮就投入到燕师大“作家研究生班”毕业作品评议会的准备上来。
想要和上次燕大答辩直播搞的一样声势浩大是不太可能了,燕师大又不愿意被燕大压一头,于是在张潮的牵线搭桥下,专门在心浪网开辟了一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