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大学都办了‘作家班’,你从自己两年学习的经历出发,说说看。”
这个问题就轻松多了,张潮笑道:“早在50年前,当时燕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杨晦教授就说‘本专业不培养任何作家’。而几乎所有人也都认为,作家是无法培养的——包括我自己。
我,还有80年代的那些前辈们,在上‘作家班’之前,毫无疑问就已经是作家了。我们的写作冲动、写作风格,甚至写作技巧,都不是从‘作家班’中习得的。
但是‘作家无法培养’,并不等于‘作家无需完善’。‘作家班’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了一个作家和作家之间、作家和学者之间、作家和普通的大学生之间,不断交流、碰撞的空间。
这种持续、长久、深刻的人生经验,是其他任何短期的学习班不能提供的。我在燕师大的毕业作品,就是这种碰撞的产物。
现在燕大、燕师大、复大、南大,甚至听说中大、西北大,都要开‘作家班’,我现在就担心一个问题——班太多,作家不够分怎么办?”
一句话,又让现场和屏幕前,都响起了笑声。
张潮继续道:“池子健老师曾经在一篇散文中说写作是一个不断销蚀自己的过程,当一个作家的人生经验销蚀殆尽,他的创作生命也走向了尽头。
我希望大家办‘作家班’,能给作家们提供更丰富、更有趣、更独特的人生经验,让我们被销蚀的过程长一些,再长一些。……”
一番话说完,张潮真诚地看着台下的老师们。
答辩组组长钱立群教授和其他几位老师低声商量了几句,又和部委派来的两个旁听专家沟通了一下,最后在张潮的答辩表格上写了几个字,然后说道:
“经过答辩小组的几位指导老师审议,一致认定张潮同学的论文符合要求、答辩合格,予以通过!”
一句话落地,包括张潮在内的所有人,心中一块大石都落了地!
张潮虽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是仍然忍不住心中的雀跃,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向着台下,也向着摄影机镜头,深深鞠了一个躬,高声道:“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大家!谢谢!”
现场的领导、老师,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另一个教室里,监视着PPS后台数据的雷亮,情绪比通过答辩的张潮还要激动,此刻PPS的同时在线人数数据,已经冲刺到了“480万”,比此前全站最高记录还要多出180万!
PPS的服务器早就支撑不住了,终于在张潮鞠躬的那一刻,彻底宕机。电脑前的观众,看着卡死的画面,不少人都意犹未尽的吧嗒着嘴,“啧”了一声。
其中就包括燕师大“作家研究生班”的班主任于华,他看着卡死的画面,摸摸脑袋,对旁边的教学助理说道:“叫张潮赶紧来一趟,风头不能都让燕大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