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173章 只有人民,才能审判我张潮!

第173章 只有人民,才能审判我张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微微一笑,回答道:“‘自辩’的意思是自我辩护,目的是澄清真相、洗脱罪名。我之所以把文章起名叫《不再自辩》,是因为我觉得我不需要为自己辩护。

过去的两个星期,已经有许许多多读者为我辩护过了。他们的辩护,比我本人的更加客观,也更加犀利。所以今天的媒体见面会,目的不是‘自辩’,而是‘自述’。”

又有记者提问道:“关于‘张白之争’,许多人觉得这是你和批评界前辈白晔之间的个人恩怨,你怎么看?”

张潮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道:“‘张白之争’确实是个人恩怨。起因,不用我赘述了吧?但我觉得更加准确的描述是——起于私怨,渐成公仇。”

记者追问道:“公仇?你能细讲一下吗?”

张潮顿了顿道:“我从来不反对批评家肯定我或者否定我。我反对的一直是批评家通过刻意营造文学性与市场化的对立,来绑架作家。

销量当然不是评价文学性的唯一标准,但销量怎么会是文学性的对立面呢?80年代很多纯文学作品和杂志的销量奇高,动辄超过百万册,那时候的批评家似乎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到了近十几年,但凡销量高的作品,文学性上都会受到质疑。我自己就不说了——我的老师于华,他的《兄弟》上下两册卖了100多万册,结果批评家李京泽怎么说的——

‘他本来应该更沉着、更坚定,本来应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干什么,这个我觉得是特别令人失望的。’

这样的表述可能不会伤害于老师这样成熟的作家,却会误导千千万万热爱文学的年轻人。让他们有个错觉——好的文学必然是反市场、反大众的,一定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

在这种评价语境下,批评家们把文学与大众切割开了,利用了作家与生俱来对文学性的追求,把他们诱导到更符合批评家话利益的话语体系中去。

他们给作家们戴上一顶又一顶高帽子,却也暗中勒紧了作家脖子上的绳索,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次绑架。不少被绑架的人,还乐呵呵地给他们数钱——只要这些批评家肯施舍一些廉价的赞美即可。

所以我说这不仅是私怨,而是公仇!”

记者接着问道:“既然你说是‘公仇’,那么你是不是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完全退出文学舞台?”

张潮道:“你混淆了概念。我前面始终讲的是‘绑架作家的文学批评’,而不是‘文学批评’。‘绑架作家的文学批评’最经常做的,就是私设公堂,就像我前一段时间遭遇的那样。

请问,《莫让“黄暴黑刊”占据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私设公堂,想让我从此退出文学舞台吗?”

说到这里,张潮停了下来,环视了一遍记者,才继续道:

“既然他们这么急不可耐,那我给他们一次机会。从明天起,心浪博客上会有一个专门的投票页面,所有人都可以参与。

如果大家认为我张潮是一个‘黄’‘暴’‘黑’的作家,那我从此退出文坛,不再从事任何文学创作!

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审判我张潮!”

(12点左右有第三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