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79章 当然是原谅他啦!

第379章 当然是原谅他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真不能让辣个男人出场了,上次差点没把我改死。而且这时候他还是小角色,和文学也不相干。)

“赔偿华工,承担责任,让美国再次伟大!”上千个华人为主体组成的队伍,从唐人街出发,浩浩荡荡地穿越小半个洛杉矶市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关注。

不仅因为这个口号很新鲜,还因为这支队伍里竟然有不少黑人。他们也绑着头巾、穿着印有口号的文化衫、挥舞着大旗小旗,穿插其中。

从办公室的电视看到这个场景,州长施瓦辛格脸都绿了。

自从发表了给华工道歉的演讲,以及给张潮颁发「洛杉矶荣誉市民」以后,事情就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起来。

不仅是黑人,不少其他有过被压迫历史的少数族裔,也都纷纷声援起华工向美国政府索赔。

他们都希望通过华人打开的这个口子,也试着能不能从美国政府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毕竟美国人在建立这个国家和建设这个国家的过程里,对少数族裔欠下的血债实在太多了。

虽然赔偿是不可能赔偿的,但是施瓦辛格彻底成了夹心饼干:

一方面是来自民意的压力,他既然代表加州政府道歉了,说明当年肯定做错了,既然做错了,为错误付出点代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他那沉痛的道歉,就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另一方面事来自党内的压力。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外有阿富汗战争,内有次贷危机,又即将进入新的大选周期,可以说焦头烂额。

现在又摊上了「赔偿华工」,每个党内大佬在媒体前露面都会被媒体追问是否支持这个提议,但其实无论怎么回答对他们来说都是错的,都可能损失一部分选票,真把人活活为难死。

作为始作俑者,又是共和党人的施瓦辛格,当然就成了所有人怨恨的对象。私下里提起他来,都从“大块头”,变成了“奥地利佬”。

“阿诺德,怎么办?据说他们下一次聚会,是在州政府门口。”副州长约翰·加拉门迪小心翼翼地问道。

施瓦辛格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问道:“大概是什么时候?”

加拉门迪掏出手机看了一眼,道:“就在3天以后。规模会比在洛杉矶这次还要大,就连日本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全都要参与。”

施瓦辛格眉头一皱:“日本人?他们凑什么热闹?”

加拉门迪回答的声音有些恍惚:“据说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把在美国的日本人都抓进了集中营,还强迫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去欧洲打仗……”

施瓦辛格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们还干过这种事?你们不是盟友吗?”

加拉门迪汗都下来了,连忙道:“二战,那是二战,美国和日本是敌对关系。”

施瓦辛格也察觉到自己失言了,于是跳过这一话题,直接道:“那到时候你们按照程序处理好。”

加拉门迪一愣:“你们?”

施瓦辛格施施然道:“是的,你们。我已经请假了,我要去好莱坞拍摄《终结者4》!”

加拉门迪:“……你不是说只是客串吗?客串的话需要很久吗?”

施瓦辛格拍拍他的肩膀:“我和导演商量过了,我同意他的意见,我多出场几次会让影片的效果更好、票房更高,所以要提前去片场适应环境。

我看好你,副州长先生。希望在我不在的时候,你能安抚好华人们!”

加拉门迪:“……”

……

“……作为经历过东西方文化撕扯的写作者,我尤其欣赏张潮对「移民文学」范式的大胆突破。他没有将冲突简化为东西对立,而是像细密的刺绣般,用主人公的精神分裂症状隐喻整个移民群体在文化认同上的多重性。

这种创作理念让我很有共鸣,但《原乡》赋予了它更普世的哲学意义——当顾峰在记忆片段中遇见不同时空的自己,这不正是每个现代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精神写照吗?”

“……哦,你说我们之前的冲突——我要声明,那不是‘冲突’,而仅仅是一些‘分歧’而已。准确点说,我们都是站在各自民族的精神十字路口写作的家。

在某种程度上,张潮的家乡「福海」,就是中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公元七世纪到十三世纪,那里曾经是全世界最繁华的港口,甚至还拥有中国第一座礼拜寺。

所以他拥有这样的文化触觉并不奇怪。我们之间,用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来表示,那就是——

「只有经过激烈的斗殴,两人才能成为好朋友」。”

麦德琳看着坐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原乡》作者……的“好朋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不禁感慨这个世界的荒诞。

张潮和帕慕克,就在2个月前,还是隔着太平洋、在媒体上激情互喷的冤家对头,张潮竟然会建议自己邀请帕慕克代替他参加《原乡》的一些研讨活动。

这本来已经够荒谬的了。

但更荒谬的是,帕慕克竟然同意了,而且非常愉快,电话里甚至丝毫听不出任何一点抵触的意味。

这两人什么时候“冰释前嫌”的?

但无论如何,帕慕克能同意参加《原乡》的宣传活动,是「兰登书屋」的大喜事——虽然这位去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出场费要价不菲,但是比起他引发的关注来看,这笔钱花的值得。

何况这还巩固了「兰登书屋」与帕慕克之间的关系——帕慕克在2000年后创作的唯一一部《雪》,其美国版就是由「兰登书屋」负责出版的。

据说他最近即将完成一部新的长篇,全世界的出版社都想得到他的版权,现在能借这个机会与帕慕克“亲密接触”,毫无疑问是天赐良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