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70章 新作品的构思

第370章 新作品的构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轮流把玩几下以后,于华道:“这个苹果手机能不能改变时代我不知道,但是你这个APP可能会改变人们读书的习惯……”

张潮道:“回头我让IT部门给几位一人送一个?正好帮我测试一下稳定性和功能,能提点意见是最好的。”

孔磬冬恍然大悟道:“原来你小子在这等着我们呢?”

眼看着天边的夕阳已经落到了大楼后面,只残留一点霞光给下班的人群一点温柔,张潮提议道:“饭点了,咱们先吃饭!”

2007年在福海聚餐,如果不是什么商务宴请,或者特意要高档餐厅,那么自然是去「桥亭活鱼小镇」。

东街口就有一家,张潮也不舍近求远,直接去了那里。四位老师当中,有三位来自江南鱼米之乡,唯一的北方人孔磬冬也是哈尔滨人,也是从小吃莫利炖鱼长大的,所以正合了几人的口味。

这里主要做的就是水煮鱼、酸菜鱼、麻辣鱼以及川湘特色菜,又照顾了不太能吃辣的福海人的口味,所以以香麻为主,辣味为辅,即使口味清淡的人也能勉强接受。

但最有特色的无疑是引入了来自广东中山的「脆肉皖」,肉质不像普通草鱼一样细嫩,反而是Q弹紧实,放在2007年,算是十分新鲜的食材,吃得几人大呼过瘾。

等到一锅鱼吃了大半,于华才笑眯眯地问道:“你开始写新作品了?”

其他三人都停下了筷子,不约而同看向张潮。

张潮也是一愣,旋即笑着答道:“什么都瞒不过于老师。确实有想法,但是还没有动笔写,只有一些粗略的场面。”

于华对其他几人道:“我就说他不会无缘无故和我们说这么一大堆伤春悲秋的时代感慨。”

苏童好奇地问道:“这次准备写什么?想写时代变迁?”

张潮先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是,也不是。”

“哦?说说看。”曹文宣的兴趣也上来了。他是个儿童文学作家,本身对时代性太强的作品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作者如果是张潮,就另当别论了。

孔磬冬作为正儿八经的现当代文学学者,也催问道:“快说说看。刚治了馋虫,又被你勾起了蠹虫。”蠹(音度),是蛀书的虫子,书痴常以此自比。

张潮道:“一般描绘时代变迁的作品,都是时过境迁以后的回眸。我想做的是,站在今天的支点上,给未来勾勒轮廓。”

于华有些不能确定地问道:“科……科幻?就像你要出版的《原乡》一样吗?”《原乡》在国内虽然还有一周左右才正式发售,但是于华已经在张潮这里拿到样书,先睹为快了。

苏童不满地道:“有好书你也不给我看看。”

于华得意洋洋地道:“谁让是我写的序呢?要保密嘛!你要看去我家里看,恕不外借!”

这时候曹文宣开口道:“你们俩别打岔,听张潮说。”

张潮接着道:“不算是科幻,而是基于现在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写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物,站在时代的门槛上的种种选择。

他们向后看,是已成定局的人生;向前看,是不能确定的未来。黎明似乎就在眼前;黎明似乎总在眼前。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幻梦,可能就是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人们的日常生活。”

张潮的话让桌上的其他几人都沉默了。

无论是于华、苏童,还是曹文宣、孔磬冬,在文学上都可谓博学多识,但还是很难想象这样一部会是什么样子。

通常来说描写「未来」的,都属于「科幻」这一类型,最大特征就是要彻底改变社会形态——无论是高科技化的赛博朋克未来,还是丧尸爆发、核战结束后的末日未来,都是对现有世界秩序的颠覆。

只有在这种几乎于彻底架空的基础上,作者对社会形态的构想才不会受到现有经验的约束,即使出现了逻辑漏洞,也能用设定与脑补自圆其说。

就像大刘在《三体》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和他构想的三体人到来之前,地球人经历的社会形态变化,其实都无法经受严格的社会学考察,但是在「科幻」背景下都可以默认成立。

但张潮要写的则完全不同。

他要“预言”的未来,就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后,所以会被强大的现实生活逻辑所约束,让作者“发挥想象”的空间变得极为逼仄,简直比戴着镣铐跳舞还艰难。

因为书中所写的内容,几乎所有读者都能在不久后体验到,万一张潮的“想象”被证明是荒谬的,那不就成了笑话了?

于华皱起了眉头道:“挑战自己是好事……但这会不会太难了?”

张潮道:“正是因为难,所以才值得挑战嘛。如果是书写‘过往’,我也不觉得能与各位老师媲美。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咯。”

孔磬冬忽然轻拍了一下桌面,称赞道:“我同意。写作没有野心怎么行?我们当代文学恰恰缺乏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体创造,总是在重复外国那些大师已经探索好的套路。

如果张潮写成了,那很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贡献的第一种范式。”

曹文宣有些担心地道:“你说得轻巧,要是……”

孔磬冬道:“不试就永远不会失败——但也永远不会成功。试一试无妨,张潮才23岁,属于他的日子还长着呢……”

这么一说,其他老师也放下心来了。

是啊,张潮才23岁,哪怕这一部作品没有那么成功,但在他注定十分漫长的创作生涯里,可能只是一朵再小不过的浪花,何必畏首畏尾呢?

张潮也咧嘴笑道:“谢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你们也看到了,这部真的很难写,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要把绝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这上面。

所以,无论是特聘教授,还是驻校作家,我都不能胜任。抱歉啦!”

四位老师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于华发出一声长叹:“这个理由,可太充分了。各位,这趟算是白跑啦!”

苏童却道:“怎么算白跑?听了这么精彩的构思,早值回票价了!”

几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