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王爷,老家那边刚刚传来紧急消息!”只见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狂奔而来,他单膝跪地,抱拳向代善禀报:“两个月前,那天宝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竟然一举攻破了我们的盛京城啊!”说到此处,这名传令兵的声音都不禁有些颤抖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代善闻言,脸色骤变,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
“王爷息怒,听小的继续说完。”传令兵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接着说道:“天宝军破城之后,城内的王公贵族们惨遭屠戮,如今能存活下来的,十个人里恐怕都不到一个啊!而咱们当今圣上见大势已去,便带领着十几名忠心耿耿的文武官员以及一千多名精锐铁骑匆忙出逃,一路直奔赫图阿拉而去。可谁曾想,那董天宝根本不给我们喘息之机,他率领大军紧随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辽东地区。无数的族人被迫背井离乡,纷纷迁徙至赫图阿拉以求自保。然而就在十天前,噩耗再次传来,那董天宝亲率足足八十万大军将赫图阿拉围了个水泄不通。现如今,城中弹尽粮绝,援兵又迟迟未到,皇上他……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呀!”说着,这名传令兵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大清完了。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我爱新觉罗家两代人花了数十年才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没了。"代善听到消息后一口血喷出。之后嘴里一直喃喃的不可能,整个人昏死过去。
一旁的多尔衮见此情景,心中窃喜。同时也立刻镇定下来。现在可不是想那么多的时候。自己这虽然有几十万大军,可都是无根浮萍。眼下可不是回辽东的时候。
思念至此,多尔衮首先召集女真将领,将辽东的局势告知他们。这些人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坚定拥护者。他们也知道此时没有退路。眼下情况危急,代善又昏迷不醒。他们必须团结一致。不然别说天宝军,大顺军和南明朝廷这些外部敌人。就连他们自己手下的汉八旗和蒙古八旗估计都要反了他们。
在他们达成一致之后,也没有通知那些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将领。直接下令全军撤退,重新占领北京城和北直隶各府县。
说撤就撤。,丝毫不拖泥带水。至于洪承畴等汉人将领,虽然也有疑惑,但也不敢直接找主子质问。
"曹将军,鞑子撤了。"
"什么?鞑子撤了?这是怎么回事?"
"属下也不知,今天一早突然就看到对面在拆帐篷,一队队有序撤离。清早战斗后的尸首都没收拾。"这名下属也很疑惑。
曹变彪越想越不对,难道他们不想回辽东了?就在这时,军统在曹变彪军中最高负责人向辉过来宣布首领最新消息和指示。曹变彪这才明白,原来是辽东已平。怪不得代善和多尔衮等人撤退,辽东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此时的他们肯定是快速去占领北京城。不然等首领的大军到来,想走都走不了。
“向辉老弟啊!”曹变彪眉头紧皱,一脸踌躇地开口说道:“你觉得咱们应不应当率领军队去追击那些清军呢?要想尽办法阻止他们占领北京城才行啊!”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犹豫不决。
向辉略微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曹兄,按道理来讲,我身为军统局之人,本不应插手军队的指挥事宜。但既然您都问到我这儿来了,那小弟也就斗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您姑且一听就是了。”
向辉清了清嗓子,接着分析道:“首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清军的撤退显得非常有序。汉八旗负责垫后,紧紧守护着队伍;而蒙古八旗则紧随其后,形成第二道防线;最后的才是满八旗。咱们这边可大都是步兵啊,想要追上他们谈何容易!更何况就算追上去了,以咱们现有的兵力,恐怕也很难在野外将其成功围困住。”
曹变彪听着向辉的话,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向辉继续说道:“再者说了,首领给咱们下达的命令可是在此等候大军集结完毕。待到那时,大军将会挟带着刚刚取得的大胜之威,一鼓作气平定各方敌军。如此一来,胜算岂不是更大?所以依小弟之见,此时贸然出兵追击并非上策啊。”
曹变彪恍然大悟般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自责地说道:“哎呀呀,多亏有向辉老弟你的提醒啊!瞧瞧我这脑子,怎么就想不到这些呢?险些因为一时冲动而坏了大事啊!”
其实这几个月曹变彪的部队虽然伤亡很小,但人人都很疲惫。清军二三十多万人,一直轮番进攻,守军压力也很大。手榴弹就扔了差不多十万个。大军的燧发枪都更换了两次。现在敌军撤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天宝率领的先锋大军骑着马,终于在两日后赶到山海关。待大军入城后,天宝才知道清军已然撤军。后续大军估计还有七八日才能到,于是他让先锋军先休息一日,马匹喂好草料。第二日再度去追击清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