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最久远的是一幅已经模糊到看不清原画的山水画,仅在右上角辨认出‘李成’二字;
但这图上的印章却不少,大约数了一下,有十一枚之多,也是模糊的看不清印文;
周知想了半晌,脑海中没李成这个人的信息;
但也不敢轻视,这古画,印章越多说明作者名气越大,就越有收藏价值。
意犹未尽的盖上箱盖,周知目光投向最后一个木箱。
这箱子里,又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呢?
怀着期盼的心情,周知打开最后一个箱子。
箱子里是大大小小的包裹,有丝绸的、粗白布的、有红布的、也有蓝布的。
周知从最上面一个拿起,入手不重,十公分见方;
打开一看却是一个异兽钮木质印玺,好奇的看向印文,九叠篆?
这玩意不多见啊!
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九叠篆起源于宋金时期,主要借鉴于道教的云篆文;
到明清之时,因为这种篆文秩序感极强,多用于皇室、官府的印玺之上。
这莫非是个官印?
但明清时期的木质官印,一般都是从九品以下的官员在用,应该没多少收藏价值;
但这印也太大了,正七品知县印才二寸一分、厚四分四厘;
这印有三寸三分,至少是六部一级才用这么大的印,远远超出了规制。
周知好奇的看向印文。
‘敬天勤民’,我定力过沸啊,这特么是一把手才能用的印啊。
周知更加好奇了,记忆中明清两朝都有这个印文的印玺,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
又把玩了一下,将印玺放在一旁。
重新拿起一个长包裹打开。
这次,包裹里是一个宫装仕女陶俑,胖妞一个,风格太明显,一看就知道是唐代的。
周知一件件打开包裹,就像开盲盒一样,时间不长,书桌上就有点摆不开了。
周知就将自己的手办柜收拾了一下,将一些小件放了进去;
其中包括琥珀笔架一个,成化青花小碗两只,犀角笔筒一个(猜的),和田玉印章两枚、鸡血石印章一枚;
这些印章也看不出来是谁的手笔,暂时不忙着给师傅,等过些年再说;
还有一个巴掌大小的和田羊脂玉香炉,雕工精湛、典雅古朴;
炉体温润光洁,油性十足,周知估计这玩意将来能值很多票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