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产能不足,荒废了造车板块接近一半的能量。
她想造更多的车,也没有门路。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性。
利用自己手里这一半的生产资料,去生产另外一款车子?
“有!”
“太有了!”
拨开云雾见天名,卫筱豁然开朗。
“借壳生蛋!”
想到这里,卫筱一个电话把陆仲亨摇了过来,一个天才想法已经在她的脑海里形成。
“陆总,最近你的工作干的很不错!”
陆仲亨受宠若惊,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卫总第一次夸奖自己的工作。
“全凭您的培养和教导。”
“害……不值一提。”
卫筱心虚的摆摆手,自己都快忍不住笑了。
我压根儿没想培养你啊,是你自己太优秀了。
一开始,我只觉得你可以当我一体个提线木偶,替我矫正销量罢了。
没成想。
矫正着矫正着,陆仲亨站起来了。
几乎串联了一半的乘用车市场,让他们都用上了风盾汽车的系统。
这说明一件事。
当初金慕妍开除陆仲亨,完全脑瘫操作。
陆总是有大智慧的人。
卫筱靠在椅背上,风轻云淡:“陆总,我来考你一下。”
“您说!”
“你认为,当下我们风盾汽车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陆仲亨脱口而出:“产品矩阵。”
“展开讲讲。”
陆仲亨殚精竭虑。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考虑,问题的源头还要回溯到卫总招聘他的时候。
他百思不得其解,智行部门到底以什么样的产品逻辑存在?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和实践经历之后,陆仲亨得出了答案。
智行部门的存在,是卫总下的一手妙棋。
“我们风盾汽车目前受制于产能,无法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只有一款产品的车企,是不完整的车企。”
“首先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天然的吃亏。”
“其次,成本无法显著的下降。”
“这两个痛点可能是风盾汽车创业中最大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不可抗力造成的,而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卫筱听完心满意足。
谁说陆仲亨不行了?
这陆仲亨太棒了。
他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辙。
只不过陆仲亨从始至终都是这样像的。
而卫筱是矫正销量无果之后,挨了许多打才得出的经验。
也就是说,陆仲亨走在了自己前面。
“所以,我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卫筱的表态,陆仲亨举双手赞成:“唯小老板马首是瞻!”
“我准备再造一到两款车子,丰富产品的矩阵,你怎么看?”
陆仲亨激动的不行:“好!太好了!”
“只要再多出一款车,我们就拥有两个维度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
“变相的降低风盾汽车的成本。”
卫筱点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有一个关键问题。”
“什么?”
“风盾的产能几乎逼近极限,而且我也公开说过,只造一款车。”
卫筱想抽自己两个大巴掌。
悔不该当初。
本来想着制造一款车,狠狠捞一笔得了。
但事情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一款车赚不了钱,而且还在嗷嗷的赔钱。
可自己这死嘴,已经公开表示风盾汽车只造一款车了。
退一万步说,撒点小谎都没什么。
关键是风盾汽车还掏不出剩余的产能替她生产。
所以,卫筱只能寄希望于陆仲亨。
“我看你带领的智行生态团队,能力出众,业绩炸裂,你完全有能力出去单干的。”
“???”
陆仲亨愣了。
他心里是有逼数的,卫总一定是在试探自己。
“不不不!我誓死效忠小老板!”
卫筱有些无奈:“我的意思是,把你的部门独立出去,单出成立一个品牌,丰富我们风盾汽车的产品矩阵。”
风盾有冗余的设计资源、研发能力和营销资源。
缺的是钱。
这块卫筱能想办法,挤挤牙缝,应该也能凑出一些。
但生产线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于是对陆仲亨说道:“我给你钱,给你技术,但是生产线,你得自己想办法,你愿意吗?”
陆仲亨坚决摇头:“我不愿意。”
“我知道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是这关乎到风盾汽车的生死线,任重道远!”
陆仲亨继续摇头:“我的意思是,我们完全没必要单独成立品牌。”
“什么意思?”
陆仲亨与偶写疑惑:“当初我入职的时候,您不是说过吗?”
“智行生态部门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汽车供应链。”
“我们也是在按照这个目标前进。”
“现在初见成效。”
“您想来一款新车,只需要打个招呼,就会有无数家车厂排队的。”
陆仲亨不明白卫总装什么装糊涂。
当初她的宏图伟业,自己花了好几个月才琢磨明白。
嗷!
懂了!
小老板还是在考验自己,想知道自己是否能领会她的意图。
“小老板,你别试探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坚决执行的。”
卫筱:???
你是这么理解智行生态的使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