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的时间,就能走人。
我可以拉拢不到你,但只要你不被其他人拉拢,对我有个相对良好的印象,不至于在其他人陷害我的时候落井下石,这些就足够了。
也就是由各个官员或勋贵的妻子接待。
见面,寒暄两句,把礼还了。
这已经成为了林朝辞的习惯。
正因如此,把标准放低。
主要是标准越高,失望越大,还容易得罪林朝辞,试错成本太高,偏偏试错的承受能力还太弱,与其求一个高上限,还不如保一个高下限。
然而,林朝辞回访,那就是另一个风格了。
都已经涉及到殖民地了,再谈论变革与管理,跟脱了裤子放屁没什么区别,多此一举。
这是有关智者的学问。
故此,不提元春如何反应,也不提荣国府在接到圣旨后,大宝脸对于这些姐姐妹妹要走的情况是如何撒泼,更不提诸王被自己亲爹崇平帝背刺了一手后,心态炸裂到了什么地步,林朝辞这边过的倒是挺惬意,抱着香香软软的宝姐姐,安心入眠。
其他人的看法?
第二天,则是继续回访那些送礼的人。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如今,都已经看明白了。
标准已经低到了这個地步。
只不过,林朝辞也没有戳穿石兰的小心思,他知道石兰在不服气什么,也知道蜀中的女孩该怎么安抚。
尤其是受到崇平帝背刺的。
后背上还要加一个石兰。
以及,我是陆地神仙,寒暑不侵!
崇平帝的心思?
诸王的意图?
贾赦的算计?
贾宝玉的不快?
少去思考一些勾心斗角的事。
穿衣,洗漱,吃饭。
要按薛宝钗的走访速度,两个月能拜访完都算快的,可要按林朝辞的走访速度,不出半个月,一切就都被处理的妥妥当当,既没有厚此薄彼,也没有遗漏疏漏。
故此,在回访的路上,林朝辞制定了一个很公平的回访路线——除了薛宝钗代他回访的那十几座府邸,因为他当时没回来,剩下的所有回访,全按路线远近排列,先从距离平国公府最近的开始回访,跟官位和爵位的大小没关系。
既然答应了,就要说到做到。
第一天的时间,也就这样匆匆过去了。
值得一提:当初给林朝辞送礼时,并不是说礼物堆满了平国公府门前,代表送礼的人很多,礼物这种东西,有大有小,一座珊瑚景观的体积,就能比得上数百枚玉佩的体积总量,此外,不到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员与勋贵也没有资格送礼,其下限卡在所有能进入朝堂的官员,好比这神京府尹,就有资格给林朝辞送礼,在其之下的捕头、文书、通判等人,及再往下的老百姓,不仅承担不起这些礼物的高昂消费,也没资格把礼物摆在平国公府门前。
先后接待了来访的诸王,别管这些皇子被他们的亲爹崇平帝背刺到了什么地步,别管这些皇子之间有怎样勾心斗角的事,在拉拢林朝辞的这件事上,这些皇子谁都不敢大意。
而非愚者的庸人自扰。
正因如此,才能活的简单,活的纯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