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诸侯荣耀 > 第10章 不妙

第10章 不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父子四人走进大堂,郝伯直接走到中间上首处坐下,郝岍和郝坤兄弟俩,则是归入武将行列,站在三位统领的前面。郝城五位统领,他们兄弟俩就是其中之二。    郝封站在大堂中,左右看了看,却不知道他的位置在哪儿。    他今年才刚成年,尚未进入郝城的决策层。    也就是在入秋之后,郝伯为了历练他,这才让他带着一支小队,前往荒原探查犬戎人的动静。然而,这么简单的任务,他们小队却因为遭遇凶兽,差点就全军覆没。    此时,众人也在好奇的打量着郝封。    对于这位“封公子”,大家自然是熟悉的。    作为郝城的官员,他们怎么可能不熟悉郝伯一家的情况?    问题是,封公子刚刚成年吧?    刚成年就进入大堂议事?    如果封公子有白银级实力,倒是可以成为军中统领,郝城说不定也能多一位统领级将领。    问题是,封公子根本就没有这等实力。    而且,据说封公子的武道天赋很糟糕,目前也不过青铜初段。青铜初段实力,即便郝封身为公子,也无法成为军中统领,统率上百战兵的。    倒不是说,军中的骄兵悍将会怎么滴。    最主要是,战兵都是护卫郝城的重要力量。    事关郝城安危,谁也不敢儿戏。    所以,郝封的身份现在就比较尴尬了:他既不属于军中统领,也不属于文官一员。    也就是说,郝封现在还没有进入大堂议事的资格!    看到郝封的尴尬,郝伯发话道:“封儿,你就随便找个位子吧。”    郝封左右看了看,然后站到了姜槐和黄瀚他们后面。    因为文官这边人少,空余位置比较多。    ……    待郝伯坐定,众人躬身拜道:“拜见君上!”    君上,并不只是臣子对帝王的称呼,诸侯的属臣,称呼诸侯时,也是称之为君上的。    郝伯起身,双手平伸下压,道:“大家都坐吧,咱们开始议事。”    “谢君上!”众人再次躬身谢道,然后才一一落座。    大堂中,文武两列都有摆着座位。    刚才大家等候郝伯,自然是站着迎候的,这时要议事了,大家才会坐下。    毕竟,议事,有时候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议完的。    落座之后,郝封看了看,左右两列,都各有六个马扎。很明显,即便是全盛时期,郝城的属臣最多只怕也就十二位了,少的时候就不好说了。    “禀君上,各村邑的子民都已迁回郝城。此时,我郝城有丁口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七人。其中,有壮丁七千三百余人。”议事开始,长史姜槐首先站起来,禀报着人口迁徙事宜。    每年冬季,犬戎都会侵袭人类。    郝城地处西北,直面荒原,自然也在犬戎的侵袭之列。    每当这时,郝城所属的村邑,都会全村迁到郝城来避难。    此举,可有效减少伤亡,并坚壁清野。    然而,整村迁徙,又谈何容易?    而且还是每年都要迁徙一次?    所以,每次迁徙时,事情就比较繁琐,各种问题也都会冒出来。    只不过,大局如此。    所幸,每次迁徙,都能赶在第一场雪之前完成。    “不错!”郝伯颔首道。    接着,郝伯问道:“子民们可都安置妥当?”    迁徙,并不是说,将城外的子民迁到了城内就完事儿的。    最重要的还是安置。    郝城城池狭小,常驻两千人口都有点拥挤呢,这时再涌进八九千人进来,就会更显拥挤。    是以,安置也是一个难题。    “回禀君上,都已安置妥当。”姜槐拱手回道:“七千三百壮丁已经征集,发到了军营安置。剩下的三千人,多是老人、妇女和孩童,都已经安置到城内其他子民家中。”    其实,子民的安置,都早有定例。    子民们迁到城内时,壮丁会被征集到军营,剩下的老人、妇女和孩童,会被安置到城内其他子民家中。郝城再拥挤,子民们家中再挤进几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    郝封静静的听着。    他觉得,安置问题,其实还可以做到更好。    不过,他却并没站出来说些什么。    当前的大局,是挡住犬戎的侵袭,守住郝城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一切问题,都得靠边站。    议事还在继续。    只听郝伯又问道:“粮草和军械呢?”    其实,郝城有多少粮草和军械,郝伯心中是有数的。不过,随着城外村邑的迁入,此时郝城倒底增加了多少粮草和军械,郝伯也没有具体概念了。    毕竟,具体主持迁徙事务的,乃是长史姜槐。    “回禀君上,无须忧虑粮草不足,城内此时有粮草五万六千余石,即便我郝城被犬戎团团围困,也足以支撑全城军民食用到来年仲春。”姜槐回道。    此时正值深秋,距来年仲春,足有五个月之久。    犬戎即便围城,也不可能围城五个月之久的!    众人听到这个回答,纷纷点头,放心不少。他们最怕的,就是在犬戎围城的时候,而郝城的粮草却不够了,真要是如此,郝城即便能坚持一段时日,最终还是会不攻自破。    这种情况,纵观郝城六十多年历史,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的。    此时,只听姜槐又道:“军械却是略有不足,还差五百长戟。不过,臣已经勒令工匠们加紧打造,犬戎来袭之时,所缺的这些长戟必能打造完成。”    战争,不仅有人员伤亡,军械也会损毁不少。    郝城每年都有大战,每年损毁的军械都不在少说,虽然工匠们每年也能打造不少军械,但是,军械的打造速度,能否赶得上损毁的速度,这可就不好说了。    郝城的军械,主要分为两种。    其一是战兵所用的军械,其二是临时征集的青壮所用的军械。    郝城所属五百战兵,每人一副精良战甲,战刀一柄,强弓一副,盾牌一面,除了少数特殊战兵之外,他们几乎都不配备长兵器。    青壮们则是皮甲一副,长戟一杆。    长戟是长兵器,大开大合,与犬戎近身厮杀时,长戟就施展不开了。    近身厮杀,装备精良的战兵,三五人就能围杀一名犬戎勇士!    不过,守城时,长戟却十分有用。    当犬戎人攀爬城墙时,青壮们手中的长戟,则会像啄木鸟一样啄碎他们的脑袋!    与犬戎厮杀多年,西北的人类城池,都有守城的经验。    ……    当长史姜槐坐下之后,典吏黄瀚站了起来。    “禀君上,城内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人,依旧例,需要组织三五支武侯小队,于城内日夜巡查,以免不法之徒为祸城内。”却是黄瀚请令组建武侯小队。    武侯,按照郝封的理解,就是治安巡逻队员。    黄瀚是典吏,掌管着郝城的律例、刑事诉讼等事情,并纠举不法。    此时,郝城一下子挤进这么多人口,治安压力很大的。    需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人类大局为重的。上万人口的城池,其中难免就有不法之徒,会趁机偷鸡摸狗什么的;甚至,潜藏着反人类的“人jian”,都不足为奇!    毕竟,龙生九子,良莠不齐,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黄瀚也按照旧例,提出了武侯小队的组建。    而武侯小队,按例也是由典吏掌管的。    对此,郝伯首肯道:“这都是应有之意,典吏只管去做便是。”    黄瀚领命,回身坐下。    然后,武将之首的黑夫站了起来。    “君上,截止今日,撒进荒原的斥候小队都已归来。臣听闻了他们带回来的消息,感觉都不怎么好,还请君上早作安排!”黑夫沉着脸,禀报道。    入秋之后,郝城就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小队,深入荒原,去探查犬戎人的动静。    这是以往惯例。    根据斥候的探查,郝城就能知道,今岁犬戎来袭的规模有多大。    依此,也能做出应对。    然而,今岁的探查结果显示,情形很不友好。    据斥候们说,犬戎各部落之间正在串联,甚至,有荒原深处的犬戎在荒原的外围出没。种种迹象显示,犬戎人似乎正在酝酿大规模的暴动!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种情况,郝城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五十年前,数百万犬戎走出荒原,席卷整个西北。    当时,郝城也被十万犬戎围攻,最终,郝城虽然坚守了下来,但是,第一代郝伯却殒落了,并且,第一代郝伯的子女,也有六人战死。    再有一次,就是二十年前。    当时,十几万犬戎围攻郝城,城破也只在旦夕之间。最终,还是唐侯率军来援,郝城这才渡过了那次危难。但是,那次危难,郝氏第二代和第三代,几乎尽数战殁。    是以,每当犬戎人有大规模集结的征兆,就预示着郝城在劫难逃!    黑夫身为统兵将领,郝城不保,他亦难存。    所以,黑夫统领的心情,现在也是相当沉着的。    ……    听到黑夫的禀报,郝伯也不由正襟危坐。    黑夫禀报的信息,他其实早已知道,只不过心里还抱有万一的想法罢了。    此时,万一之念已绝,郝伯也开始苦思良策。    “发出信使,向唐侯求援!”    “向诸侯长西伯侯求援!”    “向坐镇雁门关的神射天王求援!”    思考了瞬间,郝伯觉得应该发出信使求援。    种种迹象显示,今岁犬戎来袭,搞不好又是席卷整个西北,到时候,郝城所面对的犬戎只怕不下十万,如此,郝城只怕很难守住。    所以,求援是必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