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牟明 > 第17章 为师

第17章 为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其举动,周秦川恍然醒悟,这是大明,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传男不传女的时代。    此时的人把传承、秘方什么的,看得非常重,宁可身死失传,也绝不外泄。    为了获得一个秘方,哪怕杀人越货,恐怕也是在所不惜的。    三七这味药,哪怕是单用,功效亦是不凡,若附近山中真有此药,只要能认出来,就可凭此养家糊口了。    刚才这番不加避讳的举动,确实是有些孟浪了。    不过李子这小子,倒挺有意思,不但没有借机学会识别三七,反倒主动提醒规避,实在难得。    在后世,这种方子得之不难,周秦川又不打算行医,干脆把识别三七的法子,还有那个疗愈骨伤的偏方,及没有三七的替代方子,都一并说与李子好了。    再者说,养伤这段时日,自己的饮食多半靠小济,而医药,则需李子负责,他是学医的,只要稍微上点心,这方子根本瞒不住他,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方传授。    卖个好给他,说不定这小子今后成为神医,自己也有保障了不是。    对了,这小子姓李,没有大名,不会是明代名医李时珍罢,难道自己真的走上了穿越前辈们收名人做小弟的光明大道?    周秦川想着想着就跑了偏,却不知这个想法实在错得离谱。    李时珍差不多还要百年后才出生,而且地方也不对,湘北蕲州才是李时珍的家乡。    “兄长,兄长!你是不是又饿了,我这就去取些rou来。”    见周秦川不知怎的,目光忽就呆滞起来,嘴角隐隐还浸出涎水,小济就此误会了。    “哦!”    周秦川回过神,伸手拦住小济:    “我不饿,刚才走神了。”    又低声对李子道:    “无妨,李子,这味药在滇南并不少见,算不得什么隐秘,就是我要用的那个疗伤药方,知道的人也大有人在,今日就一并告之于你,就当是你为我接骨疗伤的酬劳罢。”    这话周秦川说的不假,不过乃是他穿越前那个时空的状况,而此时的李子,只当他在宽慰自己,并不相信。    “这...”李子吐出一个字后,胸口剧烈地起伏了几下,方才接上话:    “这太贵重了罢,周大哥,李子万万承受不起。”    小济在一旁却是不以为然:    “我说李子,你也忒不上台面,我兄长有好处给你,有甚承受不起的。”    李子白了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一眼,无心同他解释,只对周秦川说道:    “周大哥,李子年纪虽幼,但也识得几个字,事理还是明白的,这等秘辛,足以传家,小子实在是愧不敢受。”    嘿!这小子,还挺倔,得换个方法说服他。    “咳...李子,我尚未成家,哪里来的子嗣传家。”    说到这里,周秦川抬手,示意李子稍安勿躁,听他说完:    “没错,今后我肯定要传宗接代的,不过,实话说与你听,我既不想从医,也不想让子孙后代从医,这味药和方子于我,实实无用。    而我看你于医药一途上,甚有天份,传与你,才能治病救人,发扬光大,不埋没此方。    如此,可算两相其便,就勿要推辞了。”    李子嘴角抖了两抖,双膝一弯,就要下跪。    亏得周秦川眼明手快,左手撑地,右手及时将其扶住:    “你这是作甚,李子?”    “授艺大恩,情同再生父母,岂可不拜?”    “一药一方而已,当不得如此大礼。”    “一字亦可为师,何况传家方药乎?”    李子不依,身上发力,执意要下跪。    周秦川坐在地上,腿脚使不上劲儿,扶得异常吃力。    而旁边的小济,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没有劝解的意图。    古人拜“天地君亲师”,对待“师”,行跪拜大礼,那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周秦川倒也不是不能受李子大礼,只不过刚才扶那一把完全是下意识的,要是对方一使力自己就收,岂不是太过虚伪。    “李子,你在医馆尚未出师,总不想让此事弄得人尽皆知吧?”    周秦川低声道。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个说辞。    李子闻言抬头,扭头看了看吴大三人:    “周大哥说的是,咱们换个地方。”    做为医馆学徒,虽然李子此时尚未进入旁听诊病,记录抄方的阶段,也就是说,他现今还没有固定的老师。    但不论如何,总是医馆弟子,擅自在外另行拜师学艺,算是大忌。    想得更远一些,在他未能自保之前,若被人得知,得了一张治骨伤的效方,下场不会太妙。    此地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吴大三人。    在李子心中,拜师学艺什么的,需得避开他们。    当下不由分说,冲小济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左一右扶起周秦川,向远处遁去。    末了,小济还回头交待了一句:    “吴大,我们扶兄长出恭去,就不在此败你们的胃口了。”    良久,吴大三人吃饱喝足,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才见周秦川他们姗姗来迟。    “小济,你们这恭出的,不会是拉脱气了罢?”    吴大的一个伴当撮着牙花子问道。    小济却不卖他的帐:    “有吃的都堵不住你的嘴,别忘了,这rou是从哪儿来的。    我兄长腿脚不便,多花些工夫不行啊?”    吴大用手肘轻轻拐了下这个没眼色之人,赔笑道:    “周小兄弟,不会是初到此地,水土不服罢?”    他这话问的没毛病。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平头百姓,很少出远门,换个地方,水土不服导致的上吐下泻十分常见,为此送命的也大有人在。    是以常年奔波在外之人还想出了个土法子。    取家乡泥土,多是灶心土随身携带,初到一地,取土溶于当地水中,待土沉水清,先饮此水,再进饮食,可免水土不服的病患。    “无妨无妨,多谢吴大哥挂怀,不过是贪看夜色,让两个小兄弟扶着我逛了逛。”    周秦川笑着解释一二。    刚才他们三人到了无人之处,李子先是拉着小济做见证,规规矩矩地给周秦川行跪拜大礼,口称“老师”。    然后小济自动退避,方便他二人授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