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令赵大人派人前往,一定要获取此处的良马!” “是!” 白鹤信使马上返回中军,这样的“信差”非常称职。 “皇上回信了,命我等即刻前往豆县,还请都尉带路如何?” 赵明自然不会忘记,眼前这位表现和合作精神非常好的汉军都尉,便决定让他再立新功。 “好吧,在下既已改投新朝门下,便会善始善终尔!” 都尉决定亲自带新军前往,赵明却没有急于动身的迹象。 “都尉能弃暗投明,赵明我自当热烈欢迎,如果此去能带来几千良马,都尉自然是功不可没啊!” “说不定,皇上一高兴,你作了新朝太尉也不是没有可能哦!” 赵明封官许愿的话,也是越说越大,竟然开起了自己的玩笑。 “在下区区小吏,怎敢有如此非分之想,大人折煞我也!” 都尉赶紧弯腰施礼,他虽知道这是一句玩笑话,也不免紧张不安起来。 “赵明也是信口开河了,都尉大人不必介意,我考虑是不是要提前做些安排才好!” 赵明与都尉详细沟通了战马装备的情况。 军马场尚不知有多少匹马,相应的装备有没有。如何才能节省时间,又能快速装备好战马,为新朝所用呢? 赵明胆大心细,自然考虑的比较周全。 “大人说的是啊,我可以命黄县的弟兄们全部出动,并让县令大人出面,调集所有的铁匠,抓紧打造各种马具!” “对,就应该这么办!” 赵明等都尉做了安排后,便抓紧时间出发了。 他们骑乘上现有的一百来匹战马,便火速奔向了豆县。 在骑乘的路上,赵明借机向这个叫王猛的都尉,简要介绍了新朝的情况。王猛听着,脸上不住地呈现出惊异的表情。 也难怪,新朝的历史和现状如此令人匪夷所思,凡是第一次听说的人,都会表现出这样的状态的。 二百里路程,快马加鞭而去,也就用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赵明等人便已到达。 “大人,这里的守军大概不足百人,主要是饲养的马夫在这里居住和生活。” 前方一片开阔,远远可以看到马匹的身影了,王猛便向赵明讲道。 “这些守军都在听谁的号令?” 赵明与众人勒马站立,他要搞清前方的军情后,才能制定“借马”的策略。 “回大人,此处的马场是齐地青州唯一一处,看守的将领也是长安亲自委任的官员,直接受太尉大人的调遣。” “青州各处郡县都向马场提供补给和粮草,胶东王都要礼让他三分!” 王猛所提的胶东王便是刘彻的叔叔刘能,黄县和豆县均在胶东王国的管辖之内。 “看来这里的长官来头不小,依你之见,我们应如何与他周旋呢?” “这个?” 王猛虽然知道以上的情况,但他的职位比较低,确实没有和此人有过交际,也只是听说而已。 赵明便没有再为难王猛,他与魏新和关飞继续商议道: “此处没有多少守军,我们对付他们倒不在话下,关键是如何让马夫听从我们的号令,让战马乖乖听我们话!” “大人不必发愁,我们先生擒了这里的长官,再见机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