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离开贝加尔湖,已经十天了。 湖畔的新朝军队,正在耐心地等待着赵大人的回归,从大船上带来的粮食已经全部吃光了。 饮用的淡水好在可以从湖中取得,吃的东西也能从湖里找到,但有一件事情,比较棘手。 军队的保暖出现了问题,天气似乎越来越冷,而他们的衣着和被褥,显然无法抵御了。 营房帐篷都是粗麻布做成的,只能临时宿营而用,根本无法阻挡刺骨的寒风。 船上的黑炭和木材就要用完了,如果不能继续生火,那大家肯定会活活地冻死在这里。 雷鹏现在是这里的最高统帅,他显然已经非常焦急了。 “徐大人,我们赶紧要想想办法才是!” 雷鹏向徐禄说道,但徐禄也似乎一筹莫展。 主将尚未回归,大军便不能冒然采取行动,谁都不能擅自做出拔营撤退的决定。 况且,舰船还被牢牢的冻在海里,又如何能撤退呢? 好心的萨契科夫家庭,已经给了他们最大的帮助。 可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和保暖问题,仅靠一个家庭的援助,等于杯水车薪。 好在萨契科夫的兄弟,教会了他们从贝加尔湖里,捕捞各种鱼来食用,这让大家勉强能扛一阵子。 湖里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这是上天赐给这些异国人的最大礼物。 为了生存,新军开始向湖水里捕捞着希望,这便是眼下最大的一场战役,他们必须取胜! 雷鹏和徐禄分别指挥着大军,沿着湖畔散开作业,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鱼钩,编织好了简易的渔网。 这还是要感谢萨契科夫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和女儿的帮助。 她从家里拿出了全部的丝线,做成了鱼线和渔网,将士们就地取材,用砍下来的松枝做了鱼竿。 贝加尔湖的两岸今冬忽然来了这么多“渔民”,这种阵势,不断惊起了一群群水鸟,向四周乱飞起来。 “既然有鸟,为什么不射猎呢?” “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湖里啊!” “对啊,我们要打猎!” 因地制宜地开展自救,这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雷鹏下达了射猎的指令,几百名将士便背上了羽箭,开始追寻飞鸟的踪迹。 这绝对是一次练兵的好机会,一次对饥饿和寒冷的抗战,拉开了序幕。 翁天天率先加入了射猎的队伍,他的箭法已属上乘,不过以前射的都是死的箭靶。 今天他要用“活物”检验自己的本领,也好在这些叔伯们面前,好好露一手。 天天跟随在几名善射的将士后面,他们正在朝一群野鸭子奔去。 这群野鸭子刚刚受到惊扰,纷纷从湖面上飞向了旁边的松林。 眼看就要接近落在树下的野鸭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士官,示意大家放慢了脚步。 大家猫着腰,开始慢慢前移,士官挥挥手,让大家散开,想要包围住这群猎物。 天天小心翼翼地挪着脚步,他踩着松林里松软的落叶,一步步地靠近了猎物。 就在离野鸭子还有五六丈远的时候,那名士官举起了手,他的意思是让大家做好射击的准备。 天天已经拉满了弓,他瞄准了一只最大的野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