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13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挡

第313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他无法看到「潮汐文化」的后台数据,但是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告诉他,在“404”前,「微博」的注册用户不会少于5万。

这个数字比2年多前「心浪博客」刚刚上线时的数据还要高,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微博」同时打通了中美两国的读者用户以外,肯定还有原因——陈童想了半天,再仔细回想“404”前那数以千计的普通读者的书评,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思维的一个盲点——

他认为140个字符的限制,会制约用户的表达发挥,导致大家对注册「微博」发书评、书单不感兴趣。

但反过来想,140个字符的限制,也解放了更多本就不想长篇大论的网民,让他们可以用最简短的文字分享自己的心情。

传统的「博客」,大家一想起来,就是少则几百字,多则几千字的文章,还要排版、配图,虽然深度和丰富程度都比这单薄的140个字符强,但对想放松一下的人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微博」则近乎于“强制”地卸下了这份枷锁,让所有人都能用轻松的心态来交流阅读体验。

简洁的页面,简单、基础的“关注”“评论”功能,也与现在功能越来越复杂的网页产品设计趋势背道而驰,所以就连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观看,都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微博」实际上成了一个大型的社交平台,一个以“阅读”为纽带的、高度垂直化的社交平台,如果运营上不出大问题,陈童直觉告诉他——「微博」的用户黏度将会非常高。

这不就是心浪梦寐以求的切入“网络社交”的机会吗?明明就放在眼前,自己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如果「潮汐文化」借机再推出JAVA系统、塞班系统的「手机微博」,像「手机QQ」那样,那别说心浪自己了,企鹅怕不是都要抖三抖?

懊悔不已的陈童使劲儿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发出了不明所以的低吟声。

恰好新闻部门来请示是否根据「微博」宕机的新闻,更让他感觉被一股什么力量架在火堆上烤——不报道,肯定会被笑话是睁眼瞎,网易、搜狐不跟进落井下石才怪了;

报道了,放显眼位置,无疑是给自家博客的强敌煽风点火;放犄角旮旯,还是会被笑小气吧唧。

思来想去,陈童抄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推开了CEO曹国维的办公门,第一句话就是:“我错了,我检讨……”

当然,「微博」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而非危机——比如起点。

起点的CEO吴文辉同样第一时间注册了「微博」,不知不觉就玩到了宕机;看着「404错误页面」,他同样发了一会儿呆,然后连忙打开办公室门,冲着外面的大办公区喊了一声:“所有编辑,10分钟后开会,带上笔记本。”

众编辑本来不是在埋头审书,就是在催作者更新,闻言都把头从工位里探出来,办公室顿时亮了三分。

10分钟后,起点会议室里,吴文辉对众人道:“大家还记得吗?大作家张潮,那也是我们的作者……”

这时候一只白生生、水嫩嫩、如藕似玉的手举了起来,起点的第一美女编辑折羽怯生生地道:“我……我和他说过更新的事了,每个月都提醒,但是他没有理我……”

吴文辉大手一挥,道:“他太忙了,没空更新可以理解,反正影视改编版权已经帮他卖出去了,横竖我们都赚——不过更新还是要催的,不能让我这个师弟太监了!”

折羽放下心来,连忙应道:“明白了!”声如银铃、气似幽兰。

吴文辉这才转入正题:“我是张潮最近上线的「微博」,你们注册了吗?”

有个编辑正要举手,忽然发现大家都在摇头,连忙把要举起来的手改成来回摆动,表示没有。

吴文辉满意地点点头,看来编辑们都很敬业,一个摸鱼的都没有,于是道:“「微博」既然是分享阅读经验的平台,为什么我们起点不能在上面占有一席之地呢?”

编辑们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思路打开了,无书立刻道:“对啊,张潮又没有说只能分享传统文学!”

水墨立刻接话道:“我们可以用普通读者身份,向大家推荐我们网站的啊!这样比很多报纸宣传恐怕都有用!”

折羽道:“上面还有很多美国读者,说不定能打开海外销路,可以试着翻译几部比较热门的西幻。”

编辑们都打开了思路,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吴文辉满意地看着众人,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想法都很好,但是要行动起来。你们先把账号都注册了,一律用「起点编辑XX」。

装普通读者就算了,以后被人发现了更不好。要推书就大大方方地推,不要缩手缩脚的。好了,散会!”

好几个编辑闻言愁眉苦脸起来,一个嘟嘟囔囔地道:“……刚填的资料就要改……”

正要离开会议室的吴文辉脸色一变,问道:“你们不是说都还没注册吗?”

“老大,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兄弟们,走,注册账号去!”编辑们顿时坐鸟兽散。

……

「微博」上线之日,作协里也是热闹非凡。

老作家们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室的几台电脑前;几个小伙子、小姑娘正在分组“帮扶”,一点一点教他们怎么注册、怎么发帖。

这次作协发了内部倡议,希望所有作家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微博」上与广大读者们亲切交流,起到推广文学的表率作用。

响应的人不少,大多数都是中青年作家。上了年纪的作家也有感兴趣的,但自己在家搞不定注册这些事,于是都跑到各地的作协来寻求年轻人的帮助。

一番折腾下来,倒也有不少注册成功的——只是怎么发帖成了一个难题。大部分老作家连“一指禅”打字都不会,只能用手写纸条,然后再让年轻人帮他们打字发出来。

“我是来自中国的老作家寒江,很高兴在微博上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作品。我曾经写过一本长篇《故乡的路》,发表在《收获》杂志上……”

小伙子打着打着连忙道:“寒江老师,字数不够了,中文就让发70个字。”

寒江一脸不高兴,只好重新拿过纸条,再字斟句酌地写起来。

当然也有马上收获正反馈的,有读者留言道:“孙老师,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你,我很喜欢你的《访问梦境》,我关注你啦!”

孙甘露看到这条留言,脸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两条。

「微博」平台这种发帖轻松、反馈及时的形式,很让这些平时忙于创作,没空写什么博客的作家收获到网络交流的快乐。

……

一日之间,「微博」的发展竟然有星火燎原之势,甚至出乎了张潮的意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