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闻言顿时纠结起来。虽然刚刚她骂得痛快,但张潮给出的理由也很诱人。
她在立场上,属于比较传统的美国左派,对于川普这种偏右翼的商人当然不感冒。但是张潮给出的诱惑也很大,毕竟是一场“上流社会”的活动,作为一个专栏作家、记者,去见识一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张潮道:“如果你不想去,我一个人去也没什么意思。蕊雅,帮我回电话拒……”
苏珊连忙道:“别,先别急着拒绝啊!我,我再考虑一下……”
两人看着她窘迫的样子,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张潮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各种操作,第一时间就传回了国内,同时震动了好几“界”。
首先感觉到危机的是IT界,心浪博客的负责人陈童第一时间就被心浪的CEO曹国维叫到了办公室,一脸阴沉地把张潮高举着「」的照片放在他眼前。
曹国维问道:“这怎么回事?张潮不是我们的博客作者吗?他怎么开始搞社交媒体网站了?”
2007年互联网逐渐进入转型期,尤其是门户网站日益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心浪刚刚打赢了“门户之争”,力压网易、搜狐和雅虎;又在博客运营方面“一家独大”,即使是腾讯也没能分到一杯羹。
谁知道张潮弄出了个什么「微博」——刚听到这个名字,曹国维的危机感就从心底涌了上来。
陈童拿起照片看了又看,总觉得生命中什么东西被抽走了,但又说不上来具体的……沉思了半天,道:“我刚刚也知道了消息。不过我觉得这个叫「微博」或者「微书」的网站,威胁不了我们。”
曹国维道:“你怎么能这么肯定?”
陈童解释道:“张潮说的很好听,但「微博」有两个致命缺陷,注定只能做一个小众化的网站。第一,它的定位一开始就不够‘大众’,主要是为那些书迷,特别是实体书的书迷服务。
这部分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数量都很少,影响力很难扩散。大家上网主要是为了放松、找乐子的,谁会愿意打开一个网站,就为了看看别人看什么书?
我认为张潮这点就是受了之前他的合作伙伴东方兴的影响。东方兴不就喜欢搞专业化博客,结果呢?现在点击量还不如张潮的那个「我们上学的路」网站。
第二,140个字的篇幅,虽然有利于传播上的短、平、快,但对于电脑这么大的屏幕,实在有些太单薄了。手机网页端web的阅读体验,我们都知道……”
曹国维看看自己放在桌子上的NOKIA高端机N81,用它那2.4寸的屏幕浏览网页,想想都头疼。
不过他还是多问了一句:“我们要不要也开发一个类似的项目,做个预防?”
陈童想了想看,道:“我们现在还是先把博客做好,这几个月的用户增长非常迅速。继徐才女以后,韩涵的博客点击量也过亿了……
我认为我们完全不要着急,先看看张潮的「微博」做的怎么样再说。大不了,我们……”话没有说完,陈童伸出手掌,然后用力一握。
曹国维明白他的意思:“嗯,你说的有道理。「博客」「微博」……「博客」「微博」……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点什么联系了……算了,他真做得不错的话,我们把「微博」收购了就是。”
陈童点头道:“放心,「微博」成不了什么气候!到时候我们买也花不了几个钱!”
同时受到震动的当然还有文学界。
作协也不知道为张潮一个人开了几个会了,不过就数现在这个最“如临大敌”,不仅在京的主席、名誉主席、副主席都来了,还把张潮的几个老师都拉来了。
专职政工工作的韦齐宁烟抽了一颗又一颗,沉声道:“张潮这个什么「微书网」,简直就是胡来嘛!没有经过筛选的外国作品,就这么泥沙俱下地呈现在中国的读者面前……
这种机制,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怎么办?普通读者的分辨力可是很弱的!”
“怕什么?普通读者也没有能力直接读英文书啊!”人群中忽然冒出一个一声。
韦齐宁顺着看过去,发现是于华,就皱起眉头道:“你不要老护着你的学生,组织原则还讲不讲了?——主席,我觉得这件事要好好和张潮沟通一下!”
铁宁坐在会议桌的上首位,老神在在,问道:“沟通什么?让这个「微书网」暂时不要上线吗?”
韦齐宁当然知道这种事作协管不到,张潮更不可能答应,不过他还是另有想法,于是建议道:“我们不妨往张潮的这个「微书网」派驻一个工作组。”
大家都愣了:“嗯?”
铁宁这下也皱眉头了,问道:“工作组?干什么?”
韦齐宁大义凌然地道:“当然是负责指导和审核!避免读者上当啊!总不能让美国人为所欲为吧?”
一番话说得其他人一时都无语了。
这时候王蒙开口了,语气中满是疑惑:“难道张潮的「微书网」,只允许美国发言,不允许中国人发言了?怎么听起来就是我们的读者比美国的傻,更容易被蛊惑呢?
我们也可以派一些‘精兵强将’,去注册账号,蛊惑蛊惑美国读者嘛!”
现场不少人笑出了声,韦齐宁也一时语塞。
于华嘟嘟囔囔地道:“对嘛。总说要‘交流’,哪有只流过来或者只流过去的?”
刘振云“起哄”道:“诶呀,先互相蒙,说不定谁蒙谁呢?不要小看我们读者的实力……”
整间会议室又陷入云山雾罩的沉默当中。
……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2点,「微博网」正式上线。
不少听到消息的中美两国读者、书评人、作家,第一时间就涌入了网站,准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结果刚刚打开页面,大家就傻眼了,只见网页版面被分成了两半,中美各占一半——
美国那一半,用蓝色的边框圈了起来,最上面已经有一个用户发表了一条书评,仔细一看头像,不正是斯蒂芬·金的笑脸。
中国这一半,则是红色的边框圈了起来,最上面也有一个用户发表了书评,头像则于华那一头潦草的乱发……
两人都推荐了一部最近正在看的书籍——
斯蒂芬·金推荐的,正是刘慈欣的《三体》;
而于华,则推荐了陈忠实的《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