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57章 ONE PIECE

第257章 ONE PIECE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伸手拍拍村长的背,示意他不要惊慌,并且问了他一句:“村长,你说我已经是咱们村的一份子了,没错吧?”

村长一脸茫然地点点头。

张潮对众人道:“既然这样,我这个燕大、燕师大的学生,代表什雷村和你们请的作家对对话,应该够资格吧?”

山娟子嗤笑道:“你要真是燕大的,那确实够资格——但你这个燕大,是吹出来的吧?”

张潮叹口气道:“既然这样,你们也不用请作家来什雷村了。”

众人:“……嗯?”

张潮接着道:“什雷村的宣传片,要是山都文联看不上,那就我自己找人来拍吧?”

山娟子被张潮气乐了,质问道:“你拍?你指的是自己找个DV,拍几段视频,放到网络上播放那种?那你随便拍吧。”

张潮深深看了她一眼,道:“我说的拍,是请CCTV10的节目组来拍,然后在CCTV10播放。”

众人:“嗯?”

张潮不顾大家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继续说道:“作家什么的,也不用山都文联请了,恐怕分量不够。我让云贵作协推荐一个吧。”

山娟子再迟钝,这时候也觉得不对劲了,惊疑道:“你,你到底是谁?”

张潮没有理她,而是继续说道:“对谈原则上我一般是不参加的,但是这次情况特殊,我就作为什雷村的代表吧。我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也算勉强够格。”

局长这时候也坐不住了,身子微微前倾,就要站起来的样子,问道:“小伙子,你是?”

山娟子到底是同行,平时关注文学圈的新闻也比较多,她仔细再看了看张潮的眉眼轮廓,又仔细回想一下电视里张潮的谈吐声音,最终排除掉所有的选项以后,剩下那个再离奇,看起来也是唯一可能的答案了:

“你,你,你是张潮?”

“张潮?哪个张潮?”

“名字好耳熟啊。”

“是哪个明星吗?”

“张潮你都不认识?那个大作家张潮。”

“什么?别开玩笑。新闻里不是说他在休养吗?”

“这不是就在什雷村休养吗?”

“……不会吧?”

议论纷纷之际,张潮站起来身来,用最平淡不过的语调说道:“哦,我叫张潮,弓长张,潮水的潮。”

“嘶”房间里响起了不止一个倒吸冷气的声音,随即安静得落针可闻。

张潮的声音依旧没有波动,冷静地就像是在说别人一般:“我是个作家,其他我不懂,文化方面——嗯,略懂一点。”

“我确实今年刚毕业,燕大中文系的本科、燕师大作家班的研究生,同时。”

“我确实不太急着找工作,就先来什雷村体验生活。这两个月,我过得很开心。”

“「三晋风流」是我策划的,感谢大家对这部专题片的喜爱。”

“关于什雷村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我刚刚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哦,山娟子老师的话,就不必再问了。”

说罢,环顾了一下众人。他的样貌变化虽大,但主要是肤色和毛发,五官和轮廓总是不会变的。前几个月他上电视又那么频繁,还是有人记得模样的。

之前只是落差太大,没有人会把两者往一处联系。现在被他自己说破了,眼前的这个黑皮肤水家郎,自然和电视上那个青年作家重合到了一起。

村长不清楚张潮的名气有多大,但是这两个月「三晋风流」他也没少看,知道这是张潮策划的以后,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还是局长见多识广,最快镇定下来,迅速起身握住了张潮的手:“张潮同学,久仰大名啊!很高兴你能来我们山都旅居!”

张潮对局长印象还不错,心想戴金丝边眼镜的还是有好人的嘛——也伸手和他轻轻一握。

这时候所有人都活泛起来,连声道:

“什雷村条件是不错!”

“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值得一来!”

“这种原始风貌,才能吸引游客嘛!”

“建村500余年,有历史;栏杆式木楼保存完好,有传统;能吸引大作家来旅居,有文化!”

“对!历史传统文化一应俱全,就应该入围‘名村’!”

……

在场只有山娟子一人一言不发,脸色煞白,想离开,奈何离门太远;想附和,奈何张不开嘴。

张潮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风向变化,也不在意,简单和局长寒暄了两下后,晃了晃手上的吹风筒,说道:“我还要去帮忙做晚饭,就不陪大家聊了。”

说罢,不顾局长和村长的挽留,径直离开村委会,又去“就食”的村民家里了。留下一屋子的沉默与震惊。

村民不知道张潮为什么去了这么久,还埋怨道:“你要让人把风筒送回来嘛,火都烧不旺咯……”

张潮笑笑,没有说话,回头再看向村委会方向,只见晚霞满天、层林尽染,灿烂像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

……

一个星期后,张潮跑到云贵山都一个交通恶劣的水族小村隐居避世了2个多月的消息,还是在业内传开了。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在赢得“一切”的时候做出这样奇怪的选择。

但是很快,出版界内部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张潮在那个小村里,写出了一部全新的作品,甚至可以称为“力作”;他还把这部作品的手稿,留在云贵的莽莽大山深处。

只有最有决心、最有毅力的编辑,才能拿到这部手稿!

很快,春风社、长江社、作家社、花城社……足足二十多家出版社都派出了得力干将,一路舟车劳顿,来到了什雷村。

但是他们并没有见到张潮,只有村长一脸茫然地拿着一迭乱糟糟的手稿,看着疲惫不堪的众人道:

“张潮说,谁能给我们村修路,这迭纸就给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