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48章 用文艺范儿逼死文艺范儿

第248章 用文艺范儿逼死文艺范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一章提示我被审核修改了,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改了哪儿,最后发现是把我原标题删除了……)

华宜的王仲军、王仲磊两兄弟最近可以说是活活烦死了。他们每一次针对张潮的举动,最后仿佛都变成勒紧自己脖颈的一条绳子。

现在这种绳子已经有3根之多。

第一根绳子,是现在还在看守所里羁押,不时被提溜出来交代问题的胡三。虽然胡三很光棍,至今还不肯交代,但是随着他其他问题被越挖越多、越挖越深,恐怕把中间人撂了是迟早的事。

王仲磊和胡三之间隔了两三层,但警方一旦认真起来,这两三层防线也是和纸糊的一样。恐怕最终还是要靠大院里的关系来“铲事儿”。

第二根绳子,就是中影集团和“潮汐文化”在媒体舆论上掀起的“反不正当竞争”风潮。

《你的名字》上映前1个多星期,中影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韩三爷亲自主持,张潮则是主要的发言者。

张潮坐在桌子后面,手里举着一迭文件,痛心疾首地道:“根据《你的名字》日本发行方角川书店在警方处得到的消息显示,这次影片内容大规模泄露,是一次有预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通过香港的帮派分子进行……”

韩三爷也在发布会结尾郑重地道:“我们呼吁所有影片在市场机制下充分竞争,但不要搞一些偷鸡摸狗、损人利己的手段。我们会和香港、日本的版权保护组织积极合作,严厉打击‘未映先漏’‘才映就漏’的犯罪行为……”

王仲军知道韩三爷现在还没有找二人和杨老板的麻烦,主要是因为《Baby计划》在中影控股和参股的各条院线算是重头戏,等过了国庆档,他肯定是要有所行动的。

发布会开完没一会儿,自己的手机就被无数个媒体打爆了,大概都是询问发布会上说的那家“不正当竞争”公司,是不是华宜?

王仲军干脆把手机一关,又交代秘书媒体的电话一律不许转接进办公室,才消停了下来。

第三根绳子,正是来自《Baby计划》的票房压力。

《Baby计划》的总投资额是1.3亿港币,从票房角度,差不多要3.5到4亿港元才能保本,只凭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票房肯定要亏成马。

因为这是程龙大哥的电影,所以有资格“全球上映”,除了中国地区外,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也有望取得好成绩。

而内地票房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预计至少将占到总票房的60%以上。华宜即使只是第二大投资方,也砸了超过3000万,并且还要负责内地宣发。

华宜一直比较迷信香港导演和明星,一方面是港台娱乐在内地还颇有号召力;另一个方面,也能展现华宜的“国际视野”,算是上市题材之一。

从2004年的《功夫》《天下无盗》,再到2005年的《情巅大圣》,华宜对港星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Baby计划》的问题不是会不会输给《你的名字》——在2006年这个时间点,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而是会被《你的名字》分流走多少票房。

所以为了保住《Baby计划》的票房,王仲军提议的“提档上映”并不是一句沮丧之后的戏言,而是实打实的商业计划。

眼见得中影和张潮的新闻发布会后,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要用强有力的宣发行动避免相关舆论进一步发酵,让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Baby计划》电影本身上来。

想定之后,王仲军就拨通了香港方面的电话,把大概的情况介绍一番后,有又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保住我们电影的内地票房。”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他的想法,不过还是道:“什么办法?”

王仲军道:“就是我之前和您提的,把《Baby计划》提前上映!先把观众口袋的买票钱抢一波!”

对方再追问道:“提前?提前到什么时间?现在还来得及吗?大陆开始放国庆假了,大家才会出来消费吧?提前上映,真的有用吗?”

面对连珠炮的提问,王仲军耐心地一条条分析道:“我们不需要提前太多,只要提前2-3天就可以了,比如9月28日。我们分析过,《Baby计划》的目标人群是青少年、合家欢,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是时间。

他们口袋里的钱,一般只够看1到2场电影。我们可以适当降低票价,并且和影院协调好排片时间,完全可以提前把一一大部分观众留给《你的名字》的预算提前给‘透支’掉。

《Baby计划》有大哥、有古仔、有高媛媛,还有阿sa,全都是现在大学生喜欢的明星,而且影片质量也很高。提前上映、配合宣传,肯定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在假期持续发酵,让票房持续走高。

关键是,我们这招《你的名字》学不来。毕竟在影片体量和票房预期上,无论《你的名字》现在被炒得多厉害,也和《Baby计划》不是一个级别。我们临时提档院线能配合,他们可就不一定了!”

电话那头的人,静静听着王仲军唠完了这套嗑,心中一阵冷笑。一方面,他认可王仲军所说的理由,有相当部分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这是王仲军为了自保的赌博之举。

于是进一步问道:“王老板,你说得很漂亮。但我们香港人呢,讲实际。影片在距离上映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强行提档,影院那边恐怕意见会很大,你摆得平吗?所以我需要一点保证,来证明你的诚意和能力……”

王仲军深吸一口气,良久,才下定了决心,道:“内地的票房方面,我们可以再让渡……”

挂了电话,王仲军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气。王仲磊早早被他打发走了,现在他看见这个弟弟就心烦。要不是王仲磊霸道惯了的性格,也不会惹出这么麻烦的事来。

本质上他和弟弟是一类人,只是他更“职业”,更懂得隐忍。但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对付张潮这件事上屡屡进退失据,导致今天的被动局面。

王仲军也在反思,是不是因为他们兄弟二人从拍广告到拍电影,一路走来都顺遂无比,就觉得90年代的那些“小动作”,也能用在今天、用在张潮身上。

在今年以前,王仲军兄弟总觉得属于自己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连年拿下国内票房冠军,拉拢了业界内最多的大腕,打通了文学到电影的通路,只要几年后顺利上市,那么华宜一定是内地电影圈无可争议的王者。

而不是现在记者们捧的“无冕之王”。

想不到,自己的时代还没有来,就好像要结束了。要是三根绳子被一起勒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