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误会了。王家兄弟知道了胡三儿进派出所以后,就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准备收手了。
但在前期成本已经投下去了,而且通过代理人,把任务层层分包到大量的水军工作室里去了,不是他一句话人家就能把钱吐了、再把帖子吃回肚子里去。
何况好多水军工作室是编辑好帖子以后,用脚本设定了自动发帖、回帖的机制,那还管你半夜发什么指令过来?
结果就在“韩三爷”和王仲军谈话的时候,张潮的第一波反击就来了,从标题到内容,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没缝的叫钢管,不叫鸡蛋》
文章用犀利的笔触指出,指责他“香车美女”“搬进豪宅”的舆论,都试图混淆他是受害者的事实:
【……很多老话,粗听有理、细想无端,比如这句——“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是鸡蛋一定有缝,没缝的那叫钢管,孵不出小鸡来。……】
【……可就算是无缝钢管,要是有人往上面抹了点屎,那苍蝇肯定也是叮的。所以被苍蝇叮怎么一定就是鸡蛋的错呢?……】
【……如果这句老话有道理,那这句“新话”也一定有道理——“疯狗不咬有裤子的小腿”】
【……碰瓷案的嫌疑人,现在还在看守所等候警察侦办的结果;网络上的圣人们,已经把我打进了道德的监狱。……】
【……开宝马是错、住豪宅是错,按照这个逻辑演绎下去,人家碰瓷我肯定也是我的错,如果我不开宝马车,他也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正是因为这世界上有人信奉“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这种歪理,所以抹屎者才敢肆无忌惮地把脏水泼向无辜的人。……】
许多和张潮有过笔战和嘴仗的老冤家看到这里都怒目圆睁、火冒三丈了,又是“抹屎”又是“苍蝇”,搁这骂谁呢?
不过张潮也没有一直开大,很快就把笔锋对准了碰瓷案的“幕后黑手”——
【……同理可得,如果我没有极力促成引入《你的名字》,没有花费高昂的代价,让十多名同事去学习了先进的动画技术,是不是前晚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谁也没有想到,张潮会这么直白地挑明,自己被碰瓷是有人指使的。在“圈子文化”里的人,遇到这种事,无论最终是自认倒霉,还是报复回去,表面的和谐总是不肯撕破的。
但是张潮却没有兴趣和他们玩这种圈子游戏了。说实话,事情发展到今天,他都有些后悔和华宜这般娱乐圈的脏人走得这么近了。
鬼知道再纠缠下去,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安排在一个陌生的酒店房间床上突然醒来,身边坐着一个个头比自己高、体格比自己壮、掏出来比自己大的女装大佬,然后帽子叔叔突然破门而入。
虽然自己不喝酒,也极少应酬,但是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次不把华宜打疼、打怕,恐怕很长一段时间摆脱不了。
自己不是刘振云,没有那么强烈地需要影视剧改编来给自己增加财富。
一石激起千层浪。
华宜和张潮之间的矛盾,在媒体圈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只是双方都是有强大资源的人,还没有电视台和报纸,在他们态度明确之前,就敢贸然报道出来。
现在张潮先把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扯了下来,大家自然也就跟着冲锋了。
关于张潮被碰瓷是否是“某国内占据龙头地位的民营影视公司”所为的新闻报道,在两天内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
【要说张潮引入《我的名字》,受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前段时间上映的某部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雷特》的古装大片。据闻电影公司和导演,对本片的票房都寄予了厚望。……】
【由于《我的名字》引发的巨大反响和广泛讨论,这部古装大片的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尤其是发表在《大众电影》上的专栏报道,严辞批评了古装大片的媚外心态,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
【古装大片的票房预期,也从2.5亿,下调到了不到2亿,对出品公司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至于张潮为何会与一直合作良好的民营影视公司反目成仇,据说问题可能出在他的绯闻女友,演员宋嘉身上。作为刚刚摘得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配角的当红女星,却没有在这部投资1.2亿的古装大片出演任何一个角色……】
【据闻张潮曾经极力帮助自己的绯闻女友争取演出机会,但是都失败了,双方就此结怨。……】
“嗯?这都什么鬼?”张潮看到报道,眉头立马皱了起来。这关宋嘉啥事?何况自己早就在香港的电视节目里大大方方的承认两人的关系,还“绯闻女友”个啥?
不过这就是娱乐新闻的特点了——一切先往男女关系上靠拢!自己是控制不了的。
就在张潮在琢磨第二篇文章该怎么写的时候,“滴滴滴滴”的QQ提示声响了起来,打开一看,是马伯慵甩了一个种子过来,并且说:“赶紧下!”
张潮一愣,自己和老马虽然不像一般的老板员工那样等级分明,但是好像还没有熟络到可以分享种子的地步吧?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张潮用“比特彗星”打开了种子文件,一看下载内容,张潮汗都下来了——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高清版.rmvb”
这是盗版?这年头有盗版不奇怪,张潮上一世就是个资源达人,号称没有自己找不到的种子。
但是如果是普通盗版,马伯慵紧张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文件大小。
2006年家庭宽带最快的下载速度也不过1兆左右,大部分时候只有几百K。而这个电影文件,足有900多兆大小,大大超过了这时代盗版电影的体量规模。
因为现在所谓的“高清版”,最高分辨率也不过720P;普通的电脑解码1080P都费劲儿。很多盗版电影甚至是360P、480P。
这样一部电影有个二三百兆就差不多了。毕竟台式机主流硬盘大小也不过80G、120G这样。
突然冒出个快1G的真“高清版”,难怪马伯慵会紧张。要不是他不知道张潮搬的新家在哪儿、方不方便,估计早就揣着移动硬盘打车过来了。
张潮看着“比特彗星”的进度条,内心也陷入了不安当中。
(两章合一。今天回家又晚了,所以少了点,明天会多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