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31章 混乱的现场合一,求月票)

第231章 混乱的现场合一,求月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闻言都是一惊,已经这么不顾体面了吗?抬眼看向主持人林志恩,发现他面目表情都已经略显扭曲,显然这个问题给他的压力也很大。

场边的TVB高层忍不住了,他对身边的导演道:“赶紧切广告,换人。”

但是红色身影的女人却开口道:“不要切。你看张潮,表情完全没慌乱,说明这个问题不会影响他的发挥。现在切,只会让大众觉得TVB在包庇张潮,反而对他不利。

不管那个林志恩今天发了什么癫,只要他还在TVB的聚光灯下,他都代表我们电视台。”

导演不知所措,一会看看高层,一会又看看女人。最终还是高层叹了一口气,道:“听阿姐的。”

在TVB能被叫做“阿姐”的,当然只有资深主持汪明全。年近60的她,是TVB大型节目的“御用司仪”,影响力非同小可,不是高层,胜似高层。

张潮略微一沉思,微笑地道:“你大可以说的更具体一点。”

林志恩面无表情地道:“身为一个作家,你不仅与内地诸多文坛前辈发生冲突,而且言辞毒辣,丝毫不顾及人伦尊卑,只顾自己逞口舌之快。

你似乎毫不顾忌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尊老传统,请问你觉得这样的行为,能作为青少年学习的对象吗?”

张潮心想你酝酿了半天,结果就这个?但是旋即想到,对方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坑等着自己去踩的。港台作为所谓的传统文化大本营,不少中产阶级家庭的观念还是偏保守、偏传统的。

张潮如果低调地讲“这些都是理念之争,我其实还是很尊敬这些前辈”的套话,那么不仅观众会觉得张潮不够真诚,而且林志恩肯定会拿出一些更具体的细节与自己纠缠,那么今天自己参加这场访谈的目的就偏离了。

但是如果他表现地太过于“嚣张”,说出“挑战传统本来就是成为文学家的一个因素”之类的话,那么不少上了年纪的家长型观众肯定会对自己有意见。

张潮心念电转,立刻反问道:“你说的伦理,是日常生活的敬老爱幼,还是文学观念里的尊卑之别?”

林志恩道:“有区别吗?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学之道,就是为人之道。先学为人,后学做事,这不是常识吗?”

张潮脸上挂上了笑容——和我讨论文学?——从容地说道:“区别很大。你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你既不懂文学,更不懂做人。”

林志恩脸上挂不住了,就要出声反驳,但是张潮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继续道:“希望你有一个访谈主持人的风度与素质,下面不要打断我的发言。”

说罢不管林志恩青一阵红一阵的脸色,自顾自地道:“‘文如其人’只是普通人对于文学家人品的一种美好想象,就好像‘字如其人’一样。

历史上大奸臣蔡京、秦桧,都是大书法家,但是他们的为人和他们的字迹毫无关联。至于人品很坏的文学家,更是数不胜数——

甚至就连杜甫、辛弃疾这样流传千古的大诗人,如果详细考察他们的私德,也有很多瑕疵。我们学了他们的诗歌,是不是也会变得偏激、酗酒,以及贪污、好色?

不止文学家这样,科学家也不例外。牛顿心胸狭窄,培根穷奢极欲,爱迪生自私自利……那我们今天被电灯光照了,是不是也变得和爱迪生一样?”

林志恩显然对这些都不甚了了,张潮这么一说,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能勉强道:“这些大师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我们只享用他们的成果,不会受他们的影响。

但是张潮你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你从来不考虑自己和老前辈屡屡冲突,对青少年会起多么坏的负面作用吗?”

张潮道:“你听过维特根斯坦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吗——「一个人所写的东西的伟大,依赖于他所写的其它东西,和他所做的其它事情。」”

林志恩一脸茫然地摇摇头。张潮轻轻嗤笑一声,才接着说道:“我不敢说我写的东西能称之为‘伟大’,我也不会说那些攻击性极强的文字不是出自我的本心。

同时,我也不想在这短短的节目当中为自己申辩任何理由。我确实和那些‘老前辈’冲突了不止一次,而且我可以很笃定地告诉大家,我一次也没有输。”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些哗然,张潮这么坦白地承认自己的“攻击性”和“战果”,颇为出乎意料。不少正在看电视的香港家长眉头都皱紧了。

他们毕竟对大陆的资讯接触的少,也几乎没有什么人关注过张潮之前的几次“冲突”的前因后果,所以下意识地认为张潮确实有点叛逆青年的样子。

林志恩心中一喜,他给张潮挖了两个坑,张潮终于跳了其中一个。于是忙不迭地讥笑道:“看来你很骄傲!”

张潮面色不变,对着镜头说道:“我确实很骄傲。但是我不是为了自己没有输骄傲,我是为了我们大陆文学世界的广阔和包容性而骄傲。

我之所以说‘文学世界’,不说‘文坛’‘文学圈’,是因为‘文坛’‘文学圈’往往只包括作家群体,忽略了其他参与者,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生态。

所以尽管有很多所谓的‘前辈’对我的存在很不满意,我多次也算是‘死里逃生’。但是每一次,我也受到很多前辈的支持与帮助,哪一次,我都不是孤军奋战。

更重要的是,我还得到很多书迷的支持,让我始终有底气,与施加在我身上的质疑做反抗。一个足够宽广的文学市场与艺术环境,即使消沉了一阵,但也足以支撑我这样的一个年轻作家走到今天。

实际上,我并不是近几年来第一批取得成功的大陆作家。在我之前,还有韩涵、小四等人。虽然我们风格完全不同,但是即使取得很低比例的读者认可,我们也可以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

我的骄傲,是为拥有这样一个文学世界而骄傲,不是因为我和人吵架吵赢了骄傲,那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回到维特根斯坦的那句话——

‘冲突’是构成我文学生命的一个部分,也许它不是不可或缺的,但既然已经存在了,我会接纳它,并不以此为荣,更不会以此为耻。

但是,能够定义这些‘冲突’价值的,是我其他文学作品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做的其他事情收获的评价。

现在,我来香港,不是为了亲近谁,又或打压谁,我就是希望香港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能去接触,甚至拥抱一个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至于我个人值不值得学习,很重要吗?各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教这么没有信心吗,觉得自己孩子看了几眼我的作品,就会变得目无尊长?”

张潮借着林志恩的问题,强行拉升了话题的高度,没有为自己的人品辩解,而是向观众展示他的见识,也向所有香港的文学青年展示一个更具有可能性的未来。

至于个人的人品如何,在这样的宏大叙事面前,变得有些微不足道。

林志恩被说得哑口无言。他所有的准备都落在了张潮的自我辩解上,没有想到张潮对此完全无所谓,有点任人评断的意思,偏偏看情况还很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