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13章 可以收网了

第213章 可以收网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老师点点头,一脸矜持地跟着众人进了屋。分座落定以后,“趋势生物信息学公司”的一个男士先开口了:“我是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我姓许。我来介绍一下这款高科技大米的优点。

我们知道,传统大米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很多,像病虫害……”

随着许工程师的娓娓道来,众人也清楚了今天要吃的这款高科技大米的种种优点。司马北激动地道:“中国的农民种地种了几千年,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能种上虫子吃不了、大风吹不倒、干旱渴不死的好大米吧!”

刘虹也道:“是啊,我们的高科技大米优点可以说是数都数不完,但是在推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国家和国人,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大米。”

方老师沉吟了一下道:“是无知导致的。对高科技农产品的恐惧,主要源于无知。我们做科普,就是要消灭因为无知导致的恐惧。高科技农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定会成为农业的主流,这是大势,不可逆转。

现在国内不肯放开市场,让国外的高科技农产品进入,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二也是目光短浅,缺乏科学方面的远见导致的。”

司马北恭维道:“所以才需要方老师这样的人物登高一呼。科学要想进步,整天在实验室像驴一样埋头苦干可不行,弄错了方向,做的越多,离真理也就越远。

方老师虽然离开了实验室,但他就是能给科学界指引方向的人。”

一番话引的众人鼓掌喝彩。

方老师微不可见地笑了笑,但旋即摆了摆手道:“说的太过了。真搞科研的那些科学家们还是要尊重的,就是国内这种人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弄虚作假、骗取经费。”

刘虹这时候插嘴道:“听说今年的世界粮食奖要颁给袁老……”

方老师皱起了眉头,道:“他要是能获奖,也是因为水稻这种作物在农业方面的重大价值,尤其对东亚、东南亚地区来说。但是传统育种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属于遗传工程特别是高科技技术的。

他获奖,会加深国人对农业高科技的成见,他本人好像也对高科技农产品持反对态度。他其实正在阻碍国内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司马北附和道:“人老了嘛,总是会固执一些……”

方老师道:“老说高科技农产品不安全不安全,什么老鼠吃了会得白血病、肾衰竭。实际上都是谣传。美国人已经吃了十几年了,怎么没有断子绝孙?”

刘虹眉开眼笑地道:“那还需要方老师大力支持,早日让我们的高科技大米能推向市场,造福国人。”

聊着聊着,外面的厨师已经做好饭菜了,开始陆陆续续端进屋里。

首先就是一大锅刚刚焖熟的米饭,打开锅盖,饭粒颗颗晶莹剔透、饱满结实,看着十分诱人。接着又端上来红烧肉、焖豆角、烧茄子、豆腐煲等下饭菜。

刘虹站起来身来,先给方老师盛了一大碗高科技米饭,恭恭敬敬放到方老师面前,道:“还请方老师尝尝看。”

这时好几个“趋势生物信息学公司”的人员掏出了照相机,对准了方老师。

方老师泰然自若地端起饭碗,用筷子夹起一团米饭,在镜头前略微展示了一下,就送进嘴里咀嚼起来,不一会儿就吞咽下去。

司马北站起来,硬把自己挤进镜头,热切地问道:“方老师,味道怎么样?”

方老师淡淡地道:“我们这次举行试吃会,不是吃高科技大米的味道来的,而是用自己的态度,表明高科技农产品的安全性没有问题。不要搞错了重点。”

司马北只能讪讪地坐下来。

刘虹连忙打圆场道:“方老师说的对,我们主要是为高科技大米的安全性正名!味道,在其次。大家都吃,大家都吃啊。”

现场很快热闹起来,众人打饭的打饭、搛菜的搛菜,一时间人声鼎沸。

大部分人都在夸高科技大米的味道好极了,和普通大米没什么两样。

也有人在夸师傅的各色菜肴做得色香味俱全,让人欲罢不能。

司马北这时候顾不上吃饭,而是拽着一个拿着摄像机的人慷慨激扬地道:“今天是我们第一届高科技大米试吃品尝会,只在燕京一个城市举行。

今后这样的品尝会,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而且规模要不断扩大,从1个城市,到5个城市、10个城市、20个城市,从20个人,到200人、2000人,一直举办到高科技大米被国人完全接受为止。

今天我们都是请的有觉悟的、有科学素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愿意担当的朋友们来吃饭……”

一场活动,热闹到了下午才结束。

司马北开着车送方老师回家。在路上,司马北小心翼翼地问道:“方老师,你觉得这个‘趋势生物信息学公司’怎么样?”

方老师道:“还可以。这款大米虽然味道一般,但是毕竟是第一代产品。高科技农产品的迭代很快,相信他们很快就能研发出更好的品种。”

司马北道:“那他们请您做科学咨询顾问的事……”

方老师思考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道:“他们的产品还不错,我可以帮他们做一点科学方面的咨询工作。但是……”

司马北大喜道:“费用方面您别担心,他们愿意每年支付这个数……”一边说着,一边伸出两根手指摇了摇。

方老师又皱起了眉头,司马北连忙解释道:“这家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少,确实经费比较紧张。不过他们同意如果让您参加今天这样的活动,可以另外付费,这是今天的。”说罢把一个信封塞进了方老师手里。

方老师捏了捏信封的厚度,眉头又舒展开来,把手支在车窗上,不再说话。

经过朝阳公园的时候,司马北忽然道:“方老师,您看外面……”

方老师顺着司马北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绿树掩映间,两栋主体是黑灰色、间有白色的高大住宅楼耸立在蓝天之下,楼体造型优雅、简洁,大片的玻璃幕墙和宽大的阳台,显示出这里的定位绝对不低。

方老师疑惑地问道:“这是?”

司马北用一种恨恨的语气道:“这是这个月刚交楼的‘柏悦国际’,2万一平,最小的户型都有180平米。”

方老师还是不解,司马南继续道:“没听说吗?张潮那个小王八蛋就买了一套最大的,280平,500多万,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就付款了。”

方老师哑然不语,他知道张潮这样的畅销书作家很有钱,但此刻看到这两栋大楼,才有了点具体的感受。

司马北道:“不就是他爹捧起来的嘛……他的书都是他爹帮忙写的,您还别不信,我觉得这事靠谱。”

没多久,车到了方老师的楼下,是一个很老的小区,楼栋低矮,连电梯都没有。

下车的时候,司马北看着眼前破旧的房子道:“方老师,我替你不值!”

这一句话,让方老师沉默了整整一下午。

晚上,张潮看到了博客平台上更新了一篇文章——《制造“天才”和“天才”制造——张潮疑云孰能解惑?》

文章内容倒是没有什么新意,但出手的人不一般,正是方老师。

张潮一拍大腿,道:“可以收网了!”

(两章合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