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样的表达或者可以让他获取世俗的赞美,却无法满足其对诗歌的野心。
张潮叹了口气道:“他交了一个什么毕业作品给您?”
于华道:“别提了,他蹲点体验生活不是去了小兴安岭的林场吗,回来就写长诗,好几十页,一千多行,我都看晕了。”
张潮道:“那让外界看了,不是争议更大了?”
于华皱着眉头道:“所以去年就有记者说,今年要看咱们的好戏。”
张潮道:“好戏?”
于华解释道:“去年雷平洋这首《三十三条支流》惹出来的风波,最后的媒体定调是‘当代的文学创作已经脱离了群众,进入了故弄玄虚和装神弄鬼的死胡同’。
我看了你们今年交上来的毕业作品,不仅你和他,还有好几个同学都选择了比较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确实和大众的审美趣味有落差。
其实今年3月份、4月份我就犹豫要不要提醒你们尽量写点大家容易懂的,但是想想看还是不干涉你们的创作了,尽量保证你们作品的纯粹性。但是这次你在燕大的答辩直播,顺带也让一些媒体记者开始聚焦我们的毕业作品评议。
要知道,我们2年前重开‘作家研究生班’的时候就公开承诺过,这些作品不仅会会接受专业评判,而且还要公开发表,向社会大众交一份答卷。
但是现在……你看看这份报纸吧,昨天的。”
说罢,把一份《花城晚报》翻开来,递给张潮。张潮接过来一看,只见一则报道占据了小半个版面——
《“回车键诗人”即将毕业,燕师大究竟在培养什么作家?》
【据悉,在今年6月份,燕师大“作家研究生班”即将迎来恢复办学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在这批毕业生当中,既有备受读者欢迎的青年作家张潮,但也有颇让读者“费解”的学员,例如被网友成为“回车键诗人”的雷平洋……】
【艺术可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艺术家因此觉得可以高于普罗大众,那不仅是一种可怕的错觉,更是一种道德上的堕落……】
【群众不是群氓,我们既有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需求,也有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式,不仅是对“作家”“诗人”这些光荣称呼的侮辱,也是对燕师大这所高等学府的轻蔑……】
【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的张潮,不仅能游刃有余地行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为我们奉献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而且以其年轻、清新的个人形象,冲在振兴文学事业的第一线……】
【但是张潮的那些“老大哥”“老大姐”们,是不是还沉浸在20年前的幻梦里,把“纯文学”“严肃文学”当成拒读者于千里之外的借口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也许我们不该苛求“作家研究生班”就必须硕果累累。我想,只有一个“张潮”,也算一个合格甚良好的成绩吧。】
【只是希望我们的“作家研究生”们,写作是多用心,少用回车键!】
“这就是在挑拨离间,要把我放火上烤啊!”张潮愤怒地把报纸拍在桌面上,问道:“于老师,写这篇报道的‘观海’是谁的笔名?看文风应该是个煽风点火的惯犯!”
于华道:“这谁知道——哪个报纸不养一批这种‘惯犯’。媒体嘛,有新闻要抢,没有新闻就自己制造新闻也要抢。就算查出来了,这文章也登了、报纸也发了,还能收回来不成?”
《花城晚报》虽然是地方性报纸,但是影响力不小,这么指名道姓地褒贬,更是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于华对张潮道:“我原本以为去年闹过一阵,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现在真被翻出来了。本来我找你是想商量商量,怎么让我们这届‘作家研究生版’也有个漂亮的收尾。
没想到火烧到你身上了……现在还是想想怎么灭火吧。”
张潮真是无奈了,人说人红是非多,自己这是非,也忒多了吧!
(争取再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