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笑道:“我要的不仅是《三体》,我还要你的人!”
看刘慈欣吓了一跳,眼中露出惊恐之色,张潮连忙解释道:“我的‘午夜潮汐’做的不只是作品代理,更重要的业务是作家经纪。
您可以看下我们的标准协议。‘文学经纪’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是在欧美都比较成熟了。J·K·罗琳、乔治·马丁都有自己的文学经纪公司。
毕竟作家更专注于写作,对怎么开发自己作品的商业价值,往往力有不逮。据我所知,您之前作品的版权很分散?其实这对商业IP的开发不利……”
刘慈欣微不可见地舒了一口气,开始看张潮递给他的标准协议。看完以后叹了口气道:“都是作家,你怎么就能想到这些……”
张潮没有回答,而是道:“鉴于您在国内科幻界的地位,所以这份协议肯定还要调整,方便的话,我们现在就来商量一下……”
事关自己的经济利益,刘慈欣立刻严肃认真起来,开始就自己关心的条款内容,逐条和张潮沟通。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得益于“刘工”的工作性质特殊,他们俩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下午,都没有人来打扰。
等到外面天都见黑了,张潮和刘慈欣才敲定了最后的细节。
张潮收起笔记本,对刘慈欣道:“我晚上就会把这些发给公司的同事,法务方面再审核一下,没问题我们就能签约了。”
刘慈欣已经对张潮完全放下戒心,并且开心得不得了。只觉着眼前这小伙子眉清目秀,越看越顺眼——关键又懂文学、又懂科幻,说话又好听,给的钱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眼看天都黑了,刘慈欣一把扶住张潮的肩膀道:“一下午连水都没让你喝上一口——今晚务必一起吃个饭!”随即眉头一皱,有些遗憾地道:
“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我虽然是山西人,但是我不护短——山西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阳泉是个土地方,没有好馆子。你在燕京怕是吃惯了好席面,看不上……”
张潮连忙道:“没事没事,我特别喜欢吃刀削面,尤其是炒刀削。在燕京的时候,每次没空做饭,我就找个面馆来一碗。这次都来了,自然要尝尝正宗的山西刀削面……”
刘慈欣眼睛一亮,道:“真的?那成,我知道有家面馆,不仅刀削面做得好,过油肉也地道!”
半个多小时后,距离娘子关发电厂不远的一个小面馆里,胡噜一碗面、又吃了半盘过油肉的张潮,脸色终于又红润起来。
今天他一早就从燕京飞来山西,没吃午饭就开车直奔娘子关,接着又和大刘谈了一下午事,直到现在才吃上一顿正经饭,所以也是饿坏了,顾不上吃相。
刘慈欣笑呵呵看张潮大快朵颐,自己慢条斯理地挑一口面,喝一口小酒,别提多惬意了。
今天和张潮一番对谈,刘慈欣简直觉得之前七八年作家都白当了。原来一本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来,作家的收入渠道原来不止稿酬和版税。
像什么“改编权”之类,对他来说,那就是个名词!从来没想过会和自己发生什么联系。
哪怕在最甜美的梦境里,他都没有见过上万台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电影画面……
看张潮停下筷子,刘慈欣才开口问道:“你那封邮件是怎么想的?‘不要投稿!不要投稿!不要投稿!’——真把我吓住了。本来我正打算把《三体》前面几章发给《科幻世界》,让编辑给我过过稿呢……”
张潮灌了一口本地的维尔康汽水,又打了个长长的气嗝以后,才道:“说实话,找你约稿是临时起意。打电话给你,我们又不认识;找关系,一时半会来不及;直接邮件说约稿,估计你一眼pass。
所以只好想个歪招,至少先引起你的注意再说。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奏效的。”
刘慈欣笑道:“三个感叹号确实挺扎眼的——不过真正让我犹豫的,是它给了我一些启示。《三体》这本书其实我五六年前就开始构思了,整部书的腹稿基本都打好了,就是一些细节还没有想清楚。
比如《三体》后面有个情节,一个高等文明的‘巡逻者’,收到了人类发出的信号。他如何回复,其实是这部的关键节点之一。他的回复,既要明确、简洁,又要有一种强大的紧迫感,还必须隐含着巨大的悲怆感……
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好。你这三句‘不要投稿!’,一下把我思路点亮了……你不介意我到时候把这个句式用到里吧?”
张潮:“……”愣了一会连忙道:“不介意,不介意,完全不介意!使劲儿用!”
刘慈欣道:“那就好。其实我对这部还有一些想法……”
张潮连忙打断道:“千万别剧透!这样我在看你的来稿的时候,才会有久旱逢甘霖的满足感……”
刘慈欣没想到张潮是这个反应,不过显然他对此很满意,所以闻言也不再往下说,而是转移了话题,开始聊其他的。
张潮之所以不想和刘慈欣聊《三体》,就是不想影响他的思路。写了2年多的他最清楚,对作家来说,一点点思路上的波动,最终成型的作品,可能就截然不同了。
一会儿聊着聊着,又把《三体》聊没了,或者聊成别的什么形状了,可怎么办?
要不是一心要从《科幻世界》手里抢下这部书,张潮甚至都不愿意这么早就给大刘这么优厚的条件。
毕竟“文章憎命达”——鬼知道大刘拿上千字500的连载稿酬以后,心态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三体》的创作。
要知道自从他的银行存款余额比取款密码还长了以后,别说长篇了,写出来的中、短篇也一只手数的过来。
吃饱聊完,张潮开车送刘慈欣回了家,自己则找了家酒店,让疲惫的身心好好休憩一下。
要拿下大刘这样内心还兼具文青、愤青双重气质,又执着、内向的中年闷骚男,只会聊文学聊写作的马伯慵不行,只会聊钱的黄杰夫更不行,还是得自己出马。
无论《三体》还是《流浪地球》,虽然这两年的文化市场和影视技术水平,还不能支撑它们迅速变现几亿、几十亿票房的电影,但随着科幻市场的繁荣,和大刘在几年后坐火箭一样上升的知名度,最终会变成一个挖不完的金矿。
就在张潮满心欢喜地沉沉睡去时,百度“阳泉吧”,一个名为【中国科幻第一大师就是阳泉人,有谁看过他的作品】贴子下,一个ID为“shipship”的吧友,回了这么一条帖子:
【他现在是全中国稿费最高的科幻作家了!厉害!(笑脸)(笑脸)】
不一会儿,“shipship”又出现在“娘子关电厂吧”。吧里有一个名为【请问刘慈欣现在是电厂的什么职务啊?】的帖子,其中有一条跟贴是这样的——
【一个相当封闭,只能在想入非非的意境中讨生活的人,他不敢牛比,不会适应生活环境而已。大家别议论了,不要打扰人家的清静了,人家不想妨碍你,你也不须嘴上寡淡】
“shipship”在这条跟贴下回复:【很快他一年挣的钱你连零头都比不上了!】
……
夜色深沉,刘慈欣也终于熬不住困意,打着哈欠,关掉电脑,悄悄溜回卧室睡觉了。
(今晚两更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