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张潮对自己作品的平淡叙述,在纽约的斯蒂芬·金,则给予了《消失的爱人》极高的评价:“上个月,当麦德琳把这本交给我,让我为之写推荐语的时候,我只准备翻上三页,然后编一段套话,就从她那里骗到5000美金……”
纽约的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斯蒂芬·金继续说道:“可是我看完前面三页,就忍不住再看三页。接着又是三页……结果我在两天之内,就读完了这部杰作。
《消失的爱人》展现了张潮这个中国作家的绝妙才华,他带领读者深入一个婚姻触礁、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感情世界。其阴暗之处,甚至让让我心头发毛。
张潮在这部里一边在揭露真相,却又特意布下了一道道迷魂阵,一笔笔描绘了那些令人战栗的秘密——即使在最亲密的情侣之间,这些秘密也仍会破土而出、茁壮生长……”
记者们都有些难以置信——一部让斯蒂芬·金心头发毛的,那该可怕成什么样?
斯蒂芬·金最后总结道:“爱,有着噬人的利齿,留下的伤口永难愈合!”、
这句话也被斯蒂芬·金写在《消失的爱人》的腰封上。
很快,以《纽约书评》《纽约客》《时代周刊》等为代表的报刊相关书评栏目,就登出了知识精英们对这本书的好评——
“一本精心打造的惊世之作,涵盖‘生命、爱情、失去、愧疚’等主题,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杰出文学作品。”
“事情怎么会搞得这么糟?答案尽在这位中国作家的新作中。当两个人结为夫妻,但其中一人完全摸不透枕边人的真面目,那会惹出什么样的风波?——《消失的爱人》能让你看出几分端倪。”
“这本写了一宗让人发嚎又惊悚无比的婚姻,会让你忍不住花一番心思琢磨自己的枕边人。”
“重口味读者会喜欢《消失的爱人》中一环接一环的斗智游戏。在张潮悬念重重的中,一桩危机四伏的婚姻活脱脱变成了一个惊悚故事。”
“《消失的爱人》描绘变态心理人格,我从来没有读过如此精彩、如此令人胆寒的描绘。一个绝顶奥妙、令人心惊的故事,书中快快乐乐、看似正常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黑暗的一面,两者紧密交融,难分难解。”
……
张潮也没有想到兰登书屋会请到斯蒂芬·金,更没有想到美国书评界会对这部进行了一致好评。
本身的高质量,书评界的推荐,加上美国读者已经被吊了3个月的好奇心,《消失的爱人》像风暴一样,席卷了美国的图书市场。
张潮签的协议是2万册,兰登书屋在试读会后增加到了5万册,但是几乎在1月1日当天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各地书店催货的订单电话差点把兰登书屋打爆,麦德琳不得不临时协调印刷厂,把冷门作品的排期往后延迟,全力保证《消失的爱人》能及时供货。
国内则由于出版社对张潮“印钞机”的地位足够重视,所以备货充足,暂时没有出现大规模短缺的情况。
但是美国方面这本书的爆火,却意外地让张潮在国内再次“出圈”。
首发仪式刚过1个星期,《消失的爱人》在各地书店的书架上就被迅速清空,补货速度完全跟不上销售速度。
这本书的盗版甚至都可以卖到正版的价格,正版则可以直接翻倍卖,书店门口就有收书的贩子。
负责任地讲,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国内的舆论风气,以及大众的普遍认知,还是颇有点“崇洋媚外”的,所以什么黄油纸包的德国零件、舀马桶水喝的日本工匠,以及救只猫让整个城市停电的美国精神,大把大把的人深信不疑。
很多人过去对文学、完全无感,但是美国人这么爱看一个中国人写的美国故事——这可就得买来看看了!不然朋友之间聊到了,都不知道怎么接茬。
而更着急的是角川书店,角川历彦几乎要用鞭子抽打负责和翻译对接的编辑。编辑只能哭着打电话给翻译道:
“林绍华桑,《消失的爱人》,请务必尽快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