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作家访日代表团」的成员是在恍恍惚惚中各自拎着行李来到自己的房间的。
葛亮是这次代表团中唯一来自香港文坛的代表——虽然他来自大陆,但是创作生涯起步于香港,通常被视为香港作家。
这次房间他和张嘉佳一个房间,两人年龄相近,又都是江苏人,有不少共同语言,简单寒暄后就熟络起来。
不过他们在房间里短暂交流的焦点,却还是张潮。
葛亮坐在房间的沙发上,对着呈现“大”字躺在床上的张嘉佳道:“你对张潮怎么看?”
张嘉佳良久无语,就在葛亮以为他睡着了时候,他才突然开口道:“你不觉得挺悲哀的吗?”
葛亮微微意外:“悲哀?”
张嘉佳叹了口气道:“你不觉得有了张潮以后,可能一代中国作家——其实就我们这个年龄的作家——都要活在他的阴影下吗?”
葛亮诧异道:“这么严重吗?”
张嘉佳从床上坐了起来,双目无神,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对葛亮道:“你生活在香港,所以感受不深吧。
我们在大陆,简直是每天被张潮的新闻揉搓来、揉搓去,他要是一两个月没上新闻,肯定在憋个大的。
我原本以为韩涵、小四就已经够‘勇猛’的了……”
葛亮仍然有些难以置信,毕竟他主要生活在香港,虽然张潮两次访问香港都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但是在全世界媒体最发达的地区,很快就被其他新闻替代了。
张嘉佳瞅了他一眼,竟然有些羡慕起来,旋即想到自己第一部长篇《几乎成了英雄》出版时的情形。
那时候他也算踌躇满志,毕竟首印10万册对于文坛新人来说是难得的佳绩。
但是恰好撞上了张潮的新书发布和一连串新闻,结果毫无反响。
今年他在xx上连载《小夫妻天天恶战》,本来也颇受好评。但是张潮几件事情一搞,眼球又都被吸引走了。
加上去年在电视台参与策划的一个节目,也被张潮的《三晋风流》给打得落花流水,难免心里憋闷。
虽然他的作品和张潮不是一个赛道的,但是张潮对于整个青年、少年阅读市场的影响太大了,他这算池鱼之殃。
张嘉佳掰着指头数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最后总结道:“在国内混出版市场,一定避开张潮的新书发布,还有他搞事的时间段,不然都是炮灰。”
葛亮听完也只能深表同情了。但是他和张嘉佳不同,创作更倾向于纯文学,倒是不太依赖营销,所以也无须“避其锋芒”。
对文学,他还是有野心的。张潮的出现,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但也让他隐隐产生了联想:
张潮当初如果接过了岭大中文系递过来的橄榄枝,那现在被他阴影笼罩的会不会就是自己了?
那张潮为什么不来岭大呢?
葛亮转身望向酒店房间的窗外。这时天已经黑了,但是东京的璀璨灯火让外面的一切依然有纤毫毕现的幻觉,比香港的夜景更像一个令人不愿意醒过来的梦。
他想起自己2000年从南大中文系毕业以后,选择去往港大攻读硕士。当时认为留在那里,可能写不出自己想要的。
现在看看张潮,自己当初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无论答案如何,都已经无法回头了。
张嘉佳没有葛亮的惆怅,问道:“要不要出去逛逛?”
葛亮回过神,道:“不是说晚餐统一安排吗?”
张嘉佳大咧咧地道:“没事,集合时间是七点,现在才6点多点,我们就在旁边走走,一会儿回来。这里可是千代田区,有不少名胜,东京火车站、秋叶原、古书街都在这附近。”
葛亮犹豫了一下,禁不住张嘉佳撺掇,穿上外套就准备下楼。
而在另一个房间里,讨论的焦点依旧是张潮。
“诶,听说你和张潮的关系不错?前两年他和白烨闹翻,就是因为给你出头?”鲁敏满心地问道。
虽然她在这一批作家里,年龄算得上“长辈”,但是仍然忍不住自己的八卦之心,开始询问起同住的李娟。
李娟虽然已经和鲁敏算“认识过了”,但神色仍然有些拘谨。如果不是张潮特意打电话给她,她其实不会在这个代表团里。
听到鲁敏的询问,李娟坦然道:“其实还是对散文该怎么写的见解不同。我实在不知道后来会闹得那么大……”
鲁敏作为圈里人,其实对前因后果早就了解得很清楚了,这就是个话头,见李娟开口,顿时话题一转,问道:“你和张潮有接触,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也算读过不少书了,但是像他一样的作家,翻遍文学史也找不到第二个。”
李娟闻言露出思索的神色,似乎想把和张潮接触、对话的点点滴滴都想起来,过了好一阵才道:“是个好人!”
鲁敏一愣,这算什么回答。
李娟当然觉得张潮是个好人,不仅在散文大会上替她出了头,更是让全国读者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号作家。一读文章,嘿,写得是真不错!
如果“张白之争”还有一个胜利者的话,非李娟莫属了。
当年她的散文集销量就在张潮背书的推波助澜下,卖出了超过50万册,这对于一个近乎于“文坛新人”,还是以散文为创作体裁的作家来说,完全是个奇迹。
很少有人注意到,第二年的福布斯作家排行榜,李娟以280万的版税收入缀名在末。
但是鲁敏想要的显然不是“好人”这个评价——张潮私下里的个性、爱好、聊天风格……那才是她想知道的。
李娟吭吭哧哧半天,才又憋出一句:“他讲话就……就挺幽默的,喜欢开玩笑。”
随即道歉道:“其实我和张潮私底下就聊了那么一两次天,对他的了解不比你多多少。”
鲁敏知道李娟没有撒谎,于是抱着枕头、侧着脑袋靠在上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