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59章 七宗罪

第359章 七宗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潮没兴趣追杀这种小虾米,而是道:“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我还特地去查了下,不然还真发不了这日语音。

在座的各位,也都看过吧?”

记者们面面相觑。《楢山节考》是大导演木下惠介于1958年拍摄的经典电影,获奖无数,记者们即使没有看过,大多数也知道讲了什么。

张潮道:“《楢山节考》里说日本古信州的一个原始山村有种习俗,由于食物匮乏,因此老人一到七十岁就要依传统习惯由亲人背到楢山等死。

大家看,是不是和石原知事那两句‘失言’的观念很接近?都是基于‘无用’‘有用’,就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不过请问大家,这种习俗,为什么只在山村里存在,而大名、武士、商人……则都不用把七十岁的老人送上山等死?”

见依然没有人接话,张潮叹了口气道:“所以石原知事在脱口而出这两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平民」。

他嘴里的‘老妇人’,指的是普通民众家里的妻子与母亲,而绝不是皇室、议员、部会长官、财阀家里的‘贵妇人’——他的妻子、母亲自然在‘贵妇人’之列。

所以石原知事才能毫无心理负担地说出那两句话,并在在事后毫不愧疚。

他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平民,甚至认为自己与他们不是一个物种。这就是他在担任东京都知事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削减妇女儿童和年轻人社会福利的原因——

毕竟只有那些昂贵的工程项目,才能成为‘高级日本人’之间的交易标的物啊!”

立刻有敏锐的记问道:“你这是在指控石原知事的政治操守有问题吗?”

这次轮到张潮轻蔑一笑道:“指控或者审判他是东京地方法院的事——不过你们忽略了我刚刚提到《楢山节考》最重要的一个细节……”

记者们一愣:“什么细节?”

张潮呵呵笑了一声才道:“古代山村的习俗,要等老人七十岁了,才会送到山上等死——而在石原知事的语境当中,‘女性失去生育能力’就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

也就是说,要是让石原知事当那个山村的村长的话,女人们最多大概只能活到五十岁吧。

请问那位《日本财经新闻》的记者先生,你还说石原是一个有「平民意识」的人吗?”

对方已经噤若寒蝉,哪里敢多说一句。

张潮的语调重新变得轻快起来:“我想这就是石原先生的第三宗罪了——傲慢。即使他掩饰得再好,都不能洗去他身上那股浓得发酸的‘上等人’味道——何况他根本没有掩饰。

替他掩饰的是诸位中的某些人,以及你们所代表的媒体。你们把石原知事包装成‘奋斗’成功的典型,却无视了他的道路下埋了多少年轻人、弱者、女性、儿童的眼泪。

这就是他在每次叫嚣后都能全身而退的原因吧。在日本经济蒸蒸日上时,也许他的削减政策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在世道艰难的今天,上班族在工位里蜷缩着吃冰冷的便当,全职主妇计算着丈夫的失业补助……

他的那些叫嚣,就是亲手写给平成时代的遗书。所以我在这里,代替石原知事向泡沫世代的破碎人生道歉,为他将东京变成吞噬平民梦想的怪兽而赎罪。”

现场的记者们绝望——如果他们的中国同行在面对张潮时一样——这场1对100的采访,最终变成了张潮一个人的独舞,并且把最棘手的问题抛给了他们。

张潮的话连缀起来堪称雄文,绝对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但谁也无法预估如果全文发表,会引发什么后果。

因为张潮发言的角度实在有点刁钻,身为中国人的他并没有在批判石原的军国主义言论上做过多的停留,看来他也知道日本普通老百姓既不感兴趣,更不喜欢听。

张潮今天绝大部分时候,一会儿站在作家的角度,揭露石原慎太郎人性中的虚伪、邪恶;一会儿又站在东京上千万普通人的角度,抨击石原慎太郎施政的偏颇。

这太能挑动老百姓近来因为经济滞涨、失业率高企、福利保障下降而日益不满的情绪了。

这要是日本媒体自己来引爆也就算了,让张潮这么个“外国人”来点引线算怎么回事?估计报社的社长都会被大人物叫去训话,更别说自己这么个小记者了。

大家是来抢新闻的,不是来抢冒着烟的手榴弹的!

这时候一个《朝日新闻》的记者有些怯生生地开口问道:“张潮桑,你的发言……很有力量,也很有感染力。但是如果,我说如果,石原知事如果在看到你的演讲稿以后,真的有生命危险,那会不会对你也造成很大的压力?

虽然你说过,石原知事是认可你说的「世界文学正在失去东京」,充满对文学、对民众的歉意才倒下的。但毕竟他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这样的批判是否太过激烈了呢?”

张潮沉默了一会,反问道:“据说石原知事是三岛由纪夫的好朋友?”

记者不知道张潮为什么这么问,只能尽量谨慎地答道:“啊,是啊,石原先生似乎是有这么说来着……可能说是拥趸更恰当吧。”

张潮道:“三岛由纪夫的立场,我今天不想评价。不过三岛有一点我觉得石原知事可以学习——他从未背叛过自己写下的字、说过的话,并且用生命去践行了他的‘死亡美学’。

石原知事自诩是个‘武士’,怎么会恐惧对手斩下的剑锋?甚至,又怎么会恐惧死亡?

所以,如果石原知事认为自己应该谢罪,那一定可以坦然接受眼下的命运,毕竟躺在ICU听着心跳监测仪,可能是比死亡更残酷的刑罚。

如果石原知事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谢罪,那我说的这些话他自然不屑一顾,毕竟躺在ICU听着心跳监测仪,还可以仔细想想怎么在出院以后和我再次‘决斗’。

我是在充分了解他的前提下,才替他‘道歉’的。至于说年龄么……石原知事骂老妇人‘没有意义地活着’和‘文明的有害物’时,好像没有在乎年龄问题吧?

还是只有在石原知事这种‘上等人’被批判的时候,‘尊重老人’才会成为发言的原则?”

记者:“……”

张潮笑着继续说道:“我本来想凑‘七宗罪’的,但好像现在有点来不及了。”说罢抬起头,看着会议室尽头的大门。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会议室的大门已经洞开,十几个人身穿西装的人排成两列,挤开人群,就朝着张潮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