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当然能明白李愔的意思。 现在,正处于华夏城和这些原住民的蜜月期中。 如果这个时候,王爷称皇的话,可能会对双方的关系,形成不可弥补的裂痕。 毕竟,你都成皇了,那么你的地盘有多大呢? 到哪里呢? 难道说,你建立的这个王国,就只有这方圆百里的地方? 这么小的一个地方,甚至还不如大唐的一个州大。 建立这样的帝国,意义何在? 如果说,你的地盘,就是整片大陆的话。 那么哪些原住民,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于,会发生战争的。 毕竟,人家在这里生活了那么久的时间,这是他们的家园。 你来到,就说这所有的地盘,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的。 试问,哪些原住民,会同意吗? 换成谁,谁都不可能同意啊! 所以说,现在称皇的话,会有很多不利之处。 但是,现在不称皇,其实也有不称皇的坏处。 比方说,跟随李愔而来的这些官员。 他们背井离乡,图的是什么呢? 王爷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这肯定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是上官仪相信,最重要的原因,只怕是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份从龙之功。 只要李愔称皇,那么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开国功臣。 到时候封侯拜相,自然不在话下。 现在人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了,你居然不着急称皇。 你让那些人,心里会怎么想? 更重要的是,早称皇,晚称皇,早晚都要称皇。 难道晚几年称皇,哪些原住民都不会抵触了吗? 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上官仪感觉,这个冲突,早晚是会有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晚冲突反倒不如早冲突的好。 上官仪,其实是不怎么赞同王爷的这种策略的。 既然早晚都会发生冲突,那么现在收买他们的意义何在呢? 上来就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将这些人全部聚拢在一起,同样可以为他们做工。 甚至在那个时候,他们需要付出的更少,他们做出来的工作会更多。 而后期一系列的冲突,都将在最初的时候解决掉。 这才是最妥帖的办法。 而王爷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办法。 当然了,王爷是跟着过来的,王爷已经做出了这种选择,上官仪也只能尽力协助。 想到这里,上官仪叹息道:“王爷,可是我们和原住民之间,早晚是要发生冲突的啊!” 上官仪心里的所思所想,其实李愔自然是清楚的。 上官仪想到的办法,李愔怎么可能没有想过呢? 但是,李愔已经事先知道,那条路,是行不通的。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 但是最终,他们也没能奴役这些原住民。 他们只能大肆屠戮这些原住民,然后从非洲那边,调集黑奴过来劳作。 既然证明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李愔不得不换一种思路,换一个办法。 当然了,这种事情,李愔也是没办法向上官仪解释的。 李愔神秘一笑,然后说道:“这可未必!说不定有人帮助我们,将这些原住民,全部都推到我们身边呢?” 还能发生这种事情? 上官仪思索半晌,都没想出,怎么才有可能发生王爷所说的这种事情。 不过,思索半晌,始终没有推导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上官仪索性不再去想。 既然王爷说有,哪必然是会发生的。 跟随王爷多年的时间,上官仪已经见证过王爷太多的神奇之处。 现在上官仪对李愔,已经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既然王爷说有,哪就必然会有。 既然王爷做出了这种选择,哪就必然有王爷的道理。 自己只管按照王爷的策略和方针去做就好了。 从第二批人员来到之后,华夏城也多出来许多部门,许多职务。 比方说,华夏城的治安,以前都是军队在管理。 而现在,军队就不再管理华夏城的治安。 华夏城的治安问题,交给了公安部。 而公安部的部长,李愔就任命给了刘志翔。 虽然李愔多年没在剑南道了。 虽然他并其实并没有见过刘志翔几次。 以至于,刘志翔都认为,王爷不会认识他。 但是其实,对剑南道的官员的政绩,上官仪每年都会做出书面汇报。 而徐慧手下的织梦组织,对这些官员,都有详细的资料。 所以,对他们的业务能力,个人素养,李愔都摸的一清二楚。 这一次将公安部交给刘志翔,也是李愔综合考虑的结果。 而这一次的任命,让刘志翔更是产生一种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死相报的那种感动。 从此,华夏城的各个路口,出口加工区的大门处,多出来好多个岗亭。 这些岗亭上,都有身穿庄严警服,头戴大盖帽的警察。 这些警察,负责左右街道的安全。 甚至于,如果想要去什么地方,或者是遗失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找他们询问。 而这些警察,在回答百姓的问题之前,都必须要先敬礼。 回答的时候,也必须要耐心,态度要端正,要面带微笑。 警察的态度,这些华夏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他们在剑南道的时候,早就见识过了。 但是哪些原住民,看到这些警察的服务态度,无不啧啧称奇。 因为这种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外。 他们从来都没见过,会有这么耐心,这么低三下四的官差。 在他们部落之中,哪些充当官差的角色,态度都是相当蛮横的。 这越发的让他们感觉到了,华夏城这里的文化底蕴。 ……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冬天。 眼见在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 李愔出来了,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华夏城发展的飞快。 而随着第二批人才的加入,华夏城的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快。 与此同时,华夏城的秩序,也在进一步的完善。 上官仪和武媚娘两人,共同管理着华夏城。 李愔命令上官仪管理政务,武媚娘负责人事任命。 这两人的职务,就相当于后世的某长和书记。 两人要相互支持,但是又要相互抗衡。 对于两人的工作,李愔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下来,李愔就准备先回大唐一趟了。 当然了,这一次回去,李愔不仅仅是想念家人,想回去看看他们。 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这一次回去,他就只准备带着李元芳和一百护卫还有上官婉儿一起回去。 而武媚娘负责管理华夏城的人事任命。 而偏偏现在华夏城,新增加了好多新的部门。 这些部门的骨干力量的任命,都需要武媚娘和她的团队亲自把关。 武媚娘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根本脱不开身。 因此,这一次,她是不可能跟着李愔回去的。 没有她在身边看管,虽然明知道上官婉儿这一次跟着回去,是为了公事,但是武媚娘始终有些放心不下。 但是这种事情,她还没办法名言。 毕竟,就算夫君纳小,将上官婉儿娶回来,她都没有丝毫反对的理由。 如果反对丈夫纳妾的话,在那个时代,可就是犯妒,是犯七出的! 李愔准备回去之前,上官仪再次前来,向李愔询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李愔对上官仪说道:“上官宰相,目前的工作,你们都开展的很好,建设方向,按部就班的建设就好。” “不过呢,明年的时候,再多修一条路出来!就修一条华夏城通往海边码头的路。规格就按照剑南道官道的规格来。”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仪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这惊喜,自然是因为,李愔刚才对他的称呼是上官宰相。 虽然他现在的职务,其实仍然是长史。 但是正在行驶的,已经是宰相的权利了。 并且今天,王爷算是再次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上官仪,将来就是华夏的宰相,等于提前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对于王爷的吩咐,上官仪心里有点小小的疑惑。 因为在上官仪看来,从华夏城通往海边码头的道路,足有一千多里路。 而现在的道路,运送他们的物资,完全够用。 目前看来,至少三五年内,并不是非常需要修建这条道路。 那么王爷为什么会吩咐他,明年准备开始修建这条路呢? 上官仪先是疑惑不解,不过很快的,他脸上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原来,王爷打得,是这个算盘啊。 上官仪当即说道:“是,微臣谨遵圣上旨意!” 李愔深深地看了上官仪一眼,然后两人不由都哈哈大笑起来。 …… 临行前的一夜,武媚娘紧紧地抱着李愔,不断的索取,抵死缠绵。 似乎要把他榨干,让他一路上就不能做坏事的。 饶李愔身体强壮,第二天一早起床的时候,双腿都有些发软。 而武媚娘,则是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弹一下。 她还要挣扎着起床,给丈夫送行。 不过却是被李愔给阻拦住了。 然后,李愔带着一行侍卫和上官婉儿,悄然出发。 除了上官仪和武媚娘等少数几人之外,基本上没有惊动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