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大唐第一败家子 > 第六百四十三章:无题

第六百四十三章:无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气预报?    这是什么鬼?    是干啥子的思密达?    很快,就听樱花解释道:“天气预报,可以预测明天的天气,并且可以报告明天的风向,还有海上飓风。”    “尤其是需要出海的渔民,可以根据我们的天气预报,来制定明日的出海计划和路线。”    嗯?    竟然能够预测到明日的天气?    居然这么神奇的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哪真是太好不过了!    能够提前知道天气如何,到时候出海的时候,提前就有了准备。    将会减少多少风险啊!    接下来,天气预报正式开始。    从预报上来看,银城明日会有中雨。    还有其他几个海域,预报海上会有台风。    听到这个预报,哪些围观的百姓,心里其实是并不怎么相信的。    现在天气晴朗,你说明天有雨就有雨啊?    你以为你是龙王?    还有明天鹿儿岛哪方向的海域,会有大风,你们也能提前知道?    海北道,自然也成立了天气预报部门。    里面的人员,全部都是从内陆引进过来的。    当然了,这第一天的预测,李愔并没有用他们。    甚至前一个月的天气预报,李愔都不准备用他们。    他们对于内地的天气预测,准确率都堪忧。    更不要说海上的预报了。    海上的预报,他们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少的可怜。    李愔决定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给他们恶补一下。    至于这一个月的天气预报,李愔都是通过系统来cao作的。    在准确率上,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天气预报过后,就开始播放电影了。    不过,这些电影,可都是用汉语来说的。    没办法,在海北道这边,连电才刚刚引入呢!    像是留声机、照相机等高档电器,他们别说是用了,甚至都没见过。    就更不要说他们本土的电影了。    所以,现在播放的,也只能是从内陆那边引进过来的电影了。    这里,绝大多数的百姓,其实都是听不懂汉语的。    但是电影吧,有时候视距效果也很重要。    而李愔挑选的电影,大多数以武侠片为主。    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绚丽的打斗。    至于台词,倒是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连猜带蒙的,他们也能猜测个大概。    因此,尽管是语言不通,广场上的百姓,也都看的津津有味。    甚至就连中午吃饭,都不舍得离开。    有好多人,都是抱着碗蹲在广场上吃的。    好多人,尤其是那些孩子,都是一整天都没离开过广场。    幸好,第一天的时候,电视台只播放到五点钟,就停台了。    如若不然的话,怕是好多人,腿都要站抽筋了。    这一天的时间,居然有好多人,跟着电影,学会了好几句汉语。    尤其是那些孩子,一见面打招呼,通常都是:    “看打!”    “请赐教!”    “哪里跑!”    这一幕,倒是让李愔深感意外。    难道电影更能够带动文化的融合不成?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应该多播放一些电影了。    到了第二日,银城的百姓起床之后,天上还挂着一轮老大的太阳。    天气晴朗的很。    好多百姓,在上工之前,都准备将被子抱出来,晒晒太阳。    但是当他们想到,昨天的天气预报上,预报今天有中雨,他们又犹豫了。    虽然看现在这天气,根本就不可能像是会下雨的样子。    但是,万一要是下了呢?    被子淋湿了,他们可就没有盖的了。    因此,好多人,都取消了晒被子的念头。    当然了,还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天气预报的。    这么好的天气,你给我说要下雨?    逗呢吧?    他们义无反顾的,将被子晒了出去,然后悠哉悠哉的去上班去了。    但是,就在上午,突然间风云突变。    这海边的天气,真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一块黑云飘过来,天上就黑了。    然后,雨点噼里啪啦就往下掉。    哪些在家的还好点,看到下雨,及时出去将衣服收了回来。    哪些上班得,就只能请假回家收衣服去了。    只不过,等他们回到家之后,被子,都已经全部都淋透了。    “哇,这天气预报真的准哟!”    “是的呢,说今天要下中雨,就真的下了中雨,真的是太准了呢!”    “幸好,我相信了天气预报,没有把被子拿出去晒,不然的话,现在也被淋湿了呢!”    “你看看哪几个请假的,哈哈,他们就是不相信!”    “是的呢,这下,被子都被淋湿了吧?”    天气预报准确的,还不仅仅是这一场雨。    同时还有鹿儿岛等几个地区的台风预报。    出海的渔民,对于大海鬼神莫测的天气,还是十分敬畏的。    在海上讨生活,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葬身大海。    所以,才有句话叫做:宁上山,莫下海。    所以,当这些渔民听到,天气预报上说,他们这些地区,今天有可能会有台风的时候。    他们全部都没敢出海。    结果到了中午的时候,海面上果然挂起了狂风。    哪滔天巨浪,让他们看了都为之胆颤心惊。    如果他们要出海的话,现在,他们早就已经葬身大海了。    这天气预报,是真的准呢!    唉,可惜的是,现在这电,目前就只有银城才有。    电视台的信号,听说倒是扩展过来了。    但是现在没电啊,哪就更没电视机了。    想要看天气预报的话,就只能跑到银城去看。    或者,等着消息传递过来。    但是这样,终究是不及时的。    幸好,现在他们这地方,也正在建设发电厂。    听说用不多久,就能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到时候,他们几家渔民家里,非要集体买一台电视机不可。    听说一台电视机的价格不菲。    但是现在可以分期付款,虽然有点利息,但他们完全可以承受的住。    除了电视机之外,现在好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比方说,影碟机、照相机、留声机等等,哪些高档的家电,现在全部都涌入进来。    当然了,这些高档家电,可是价值不菲。    动不动的,就有上万钱。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几乎相当于半套房子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淘汰下来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多。    不过是一两千钱,甚至几百钱而已。    如果要他们一把拿这么多钱出来,他们是拿不出来的。    但是人家商家,接受分期付款。    最多可以分二十四期,也就是两年的时间来付完。    而利息,在这个时代来说,真的不算贵。    算一算,还是很划算的。    于是,有好多人,都选择分期付款,购买那些有一些瑕疵的电器。    这,简直就是实现了双赢。    因为这些有瑕疵的电器,在内陆,是绝对禁止销售的。    这些,基本上都是等待销毁的货物。    只不过,销毁也是直接砸碎了事。    而是需要各种处理工序,避免环境的污染。    而现在,他们的处理工序,还是欠缺的。    就在这些残次品,堆积不下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了海北道这个市场。    这里的百姓,和大唐中原地区的百姓,消费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原地区的百姓,讲究积攒。    有钱,一般都攒着藏着,攒出厚厚家底来,不舍得花。    而海北道这边呢?    有钱的话,他们很舍得消费,他们并没有攒钱的想法。    因此,分期付款,在这里大行其道。    ……    此时,在大唐中原地区,海北道还是实施人才引入计划。    在中原地区的各大州,都有人才报名点。    只要你是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可以报名前往海北道。    而到海北道的待遇,至少会是在中原地区的两倍。    如果是特殊人才的话,甚至会更高。    就算是那些财会人员,去到海北道的话,工钱至少也是中原地区的两倍。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实现在大唐的好多工种,已经逐渐趋于饱和的趋势。    就拿一个记账算账来说吧。    最早的时候,只要简单的认识字,能写能记,会写简化数字就可以。    但是现在,哪就绝对不行了。    必须要将账目做的漂漂亮亮的才行。    并且动不动的,还需要工作经验。    这让那些刚刚毕业的应届生,情何以堪啊?    现在,教育在大唐,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了。    那些孩子,至少有三四成,都是读过书的。    而当年读书的孩子,有好多现在已经毕业了。    现在中原地区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已经出现不太值钱的趋势了。    想找个简单而又舒适,还要工资高的职务,实在是千难万难。    除非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不然的话,现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而就在此时,却是出现了海北道的人才引入项目。    其中,好多人对于到海北道去,其实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海北道太过偏僻,他们感觉,哪里完全是蛮夷之地啊。    那种地方,就算给再多的钱,也不能去啊!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始终都找不到工作,他们自己,也开始着急了。    他们可都是知识人,让他们放弃这些高薪工作去搬砖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