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与他年幼时期就失去父母有深刻的关联。
所以袁树对于荀攸身上那种淡漠疏离感并不排斥,与他保持着一定的社交距离,并不会试图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至于钟繇,也挺有意思。
荀攸关注心学,积极参加一心会的活动,而钟繇对此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他对袁树本人兴趣很大,是最先主动拜访袁树并且拜访次数最多的人。
原因很简单,钟繇非常喜欢古文经学,尤其是《左氏春秋》。
而马融正是以左氏春秋见长的古文经学大师,袁树虽然出身今文经学世家,但是能得到马融的认可而传承学术地位,显然对左氏春秋也很精通。
加上他听说袁树四百多次辩经不败,而且经常站在左氏春秋的立场上取得胜利,便兴致勃勃的希望和袁树探讨左氏春秋,为此经常一个人来到草庐拜访袁树。
袁树长期守墓,自然也有无聊寂寞的时候,又不能接触女人,有个钟繇经常来找他说话,他倒也十分愿意。
钟繇比袁树大四岁,两人勉强算是同龄人,对于袁树小小年纪就成为正儿八经的经师这件事情,钟繇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第一次交谈之后,钟繇就成了袁树的粉丝,与他谈论左氏春秋入了迷,从上午谈论到深夜,最后两人在一张床上睡去。
早上醒来的时候,袁树发现钟繇睡相很差,正抱着自己的大腿流口水。
第一次谈论,钟繇就在草庐里待了三天,和袁树大谈左氏春秋,对袁树的学术能力大加称赞,表示自己很有拜他为师的冲动。
可惜他正在服丧,不便收徒。
袁树以为就此可以把钟繇变成心学信徒,于是在谈论左氏春秋的同时,也尝试向他传播心学的理念,结果这家伙对袁树总结出来的心学理论并不感兴趣,对如何救国的远大理想也兴致缺缺。
他就是纯粹的喜欢左氏春秋。
还有书法。
他和袁树谈论左氏春秋,谈累了就练字,练累了继续谈,整日里似乎只做这两件事情,为此怡然自得。
除此之外,这家伙只想着踏踏实实过好每一日,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袁树觉得奇怪,考虑了一阵,就直接询问他缘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