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我不是袁术(御炎)_我不是袁术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玄幻小说_新笔趣阁 > 四十四 一心会的形象代言人

四十四 一心会的形象代言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董仲舒可以,我也可以!

所以在《孟子》篇章中,袁树针对孟子那一大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就开始疯狂魔改。

该说不说,想要魔改这些内容,还真的挺容易的。

主要先秦时期和两汉时期汉字的文法和用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字都不是原本的意思,很多词也脱离了本意。

就拿孟子里最广为人知的也是最为人称赞的那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说。

“民”这个字,在古代各个时期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

在商代甲骨文之中,民与臣两个字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

古人以眼睛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经常用一只眼睛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横目则是抗命。

所以臣是现代意义上的顺民,民是现代意义上的反抗者、不听命者。

横目而带刺,就是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最初指代战场上俘获的奴隶或者是不听话的人,刺瞎他们的一只眼睛以便于控制,防止反抗。

等后来民专指人之后,才又有了“盲”这个字指代盲人。

所以民曾经可以指代不听命者或者是奴隶。

又有上古之时“人民”同意,人就是民,民就是人,都是对自我的称呼,类似于那时“朕”也是一般的自我称呼。

所以又有学说认为屈原那句著名的“哀民生之多艰”并不是感叹老百姓生活艰难,而是“哀人生之多艰”,对他自己的一辈子感到哀叹,觉得他自己的一辈子艰难困苦太多。

联系到作为楚国贵族的屈原后来自杀的行径,这一说法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民还有指代有产业的人的意思,所谓“恒产者有恒心,无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才方便统治者征收赋税、登记服役,所以民又可以代指有产业的人,平民就成为所有有产业而没有官职的人。

那么没有产业的人呢?

大抵就是“流、氓”了。

所以这个“民为贵”,到底是说老百姓最珍贵,还是有产业的人最珍贵,所指对象到底是一大群人还是特定的一小群人,倒也不是那么好判断的。

不过这都没关系,不妨碍袁树对此进行“曲解”。

↑返回顶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