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美泉宫。 华夏帝国的皇帝和太子坐在一个院子里,摆上茶点果脯,周围只留下几个太监和宫女伺候,父子二人享受难得的片刻休息时间。 “哈哈,只要给扶桑人糙米和腌菜吃,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干活?” 皇帝徐睦河大笑着说道: “这扶桑人真好养活啊,五公五民就算仁政!以二税一!要是咱们华夏也是这个税率,咱们国内恐怕早就反旗遍地了。” “话是这么说,但咱们也不能压榨的这么厉害。” 徐世杨摇摇头,微笑着说道: “我打算明确规定,对庶民出租耕地,租子最多收到四成。” 东海、东瀛两省的土地全都属于汉人和外蕃移民,扶桑虽然有三百万庶民,但是他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想要活下去,他们必须租种汉人的土地,或者在各种国营和私营农场工作。 帝国平民的农业税是三十税一,庶民是十税一,以在扶桑的汉人移民平均每户500石计算,纳税是16石6斗7合,按照最高4成租,收入是200石。 也就是说,移民即使把所有分配到手的土地全部都租出去,每年净收入也可以达到糙米183石3斗3合。 用不了几年,移民各个都能偿清贷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地主。 “呵呵,在咱们的帝国,发财真的是件很简单的事啊。” 徐睦河满意的说道: “这样任谁会反对我们呢?天下万民都得到好处,我徐家天下江山永固!”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是帝国处于上升期的大扩张,才能获得如此多的好处满足社会的各个阶层,一旦帝国的扩张停止甚至开始收缩,各种被扩张时期越做越大的蛋糕掩藏的社会矛盾就会爆发。 那个时候帝国也许还能维持百多年,不过最后终究是要崩溃的。 所以徐世杨绝对不会停止扩张——这也不是徐世杨想停下就能停下的。 当然,这么煞风景的话,徐世杨也不会在这时说出来,毕竟,帝国还是要烈火烹油很长时间的。 “不过,为父这里有个问题。” 得意的大笑一阵之后,徐睦河突然认真的问: “你到底打算留大周到什么时候?” 华夏的军队和工业都是徐世杨一手创建的,华夏的大多数政策也是出自他这个太子之手,实际上皇帝更像是个太子政策的执行人。 因此,不管徐睦河再怎么想统一天下,徐世杨不行动,他就没办法。 所以他才直接询问,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催促。 “等东海、东瀛两省的局面稳定下来,野战军逐步回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的时候。” 徐世杨很坦然的回答: “然后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我们就出兵,完成统一。” 当然,这得是在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从江南回来之后——如果期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 “我现在估计,应该是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吧。” 徐世杨给出了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时间表: “到时候大周再不给我们借口,我们就自己制造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