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六人之司主审
新书推荐:少汪几句(ABO)、留守妇女的春天、漂亮岳母、蹂躏女刑警、继父、最原始的欲望、洪荒少年猎艳录、艺校女生、公车系列、好喜欢姐姐
第568章六人之司主审
乾清殿内,
议论声响起,
众臣都在殿内交头接耳,商议刚刚洛云侯惊天的想法,六司会审,七人之堂,不说青史留名,惊天的想法必然震惊朝野,要是谁能参与其中,未必不能一鸣惊人,所以文官一列的人,眼神都有些莫名的想法,余光略微的注视前面的阁老们,能推荐自己单人主审之人,毕竟也没说分要三司之人必须是旧历,换一换也无妨。
卢阁老定定的站在前面,陛下所谓的指派何人,也就是此事会审之人,以前旧历都是三司会审,各司其职,现在该怎么处理此事,那些勋贵懂什么叫审案吗,
回头看一眼身后,文官不少人在下面窃窃私语,但是更多的那些年轻的言官,心情低落,只怕无缘参与此事,皆有不满的神色。
严从心里更是有些忐忑,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要是落不好处置,自己前途算是完了,看了看周围的人,还有不少言官没落的样子,眼神一凝,心一狠,咬了咬牙,喊道,
“启奏陛下,臣身为言官,有着监察百官的权利,洛云侯所言虽然有道理,可是勋贵之人参与其中,如何可以保证他们不偏袒罪臣贾珍,臣不服。”
武皇略微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言官是真的不怕死,这个时候竟然还敢出言挑衅勋贵,张瑾瑜也是一愣,严从还是这么莽吗,
回头看一看跪在地上的严从,满脸坚毅之色,受到其感染,不少言官气血上涌,头脑一热,也是尽皆拜服,喊道,
“臣也不服,”
一下子跪了好些人,刚跪下没多久,好似受了传染一般,后排的文官,乃至于殿外的那些京官言官,竟然也跪了一地,尽皆大喊,
“此事,朕同意了,既然如此,由皇城司派出一人协助审理,另外里六人,除了国公府,两位王爷,六部的阁臣,可以各选三人为主审,现在议议吧。”
武勋这一边,北静王水溶低声讨论道,
北静王水溶若有所思,看来洛云侯是真的厌恶贾珍,只是襄阳侯为何先提起这等话,实在是费解。
“北王请明言,何人?”
“既然老国公还有柏兄开了口,小子也不能不说几句,不光是三司会审还是几个司审,都需要时间,言官是关键,严从是状告之人,必然要回避此案,可是其他言官还有那么多,悠悠之口众多,堵是堵不住的,所以要么是拖,要么是立即提审,打他们个猝手不及,”
得,看样子是走不了了,张瑾瑜心中暗叹一声,在老国公身旁,看到贾赦和贾政的身影,瞬间明白他们的用意,
“各位老国公,小子还要回府用膳,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别藏着掖着,都膈应对不对!”
齐国公也在一旁打趣。
“什么叫不行,那是虚了,家中妻妾多了,怎么,你个老货羡慕他,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五大三粗的,谁能看上你。”
“洛云侯,严从的话你也听到了,这应该又如何?”
“是听明白了,可是很多事不好办,贾珍怎么也说是贾代化的嫡脉,要是真的治罪剥夺了爵位,如何能给泉下有知的贾兄交代。”
张瑾瑜含糊其辞,所言虽有推脱之意,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联合”审案,该如何审,怎么审,却没有一点头绪,妖道没抓到,只有贾珍关在府上。
“恭送陛下!”
耳边传来镇国公调笑的话语,顺势理国公也不相让,
看向其他几位国公,皆是摇头,镇国公也就死了心了,
“两位王爷,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们这些老家伙无能为力了,武勋这边的人随便挑,不过老夫有一言,洛云侯,襄阳侯二人可作为主审,剩下一人,实在没有合适的人了,”
议论完之后,
卢文山高声启奏,
“启奏陛下,三司会审不能变,我等商议,由督察院佥都御使孟历,刑部侍郎常左,大理寺丞冯永文一同主审。”
“这,不知道啊!”
张望了一下,乾清殿外,秦业的身影一闪而逝,本想追过去,哪知道刚想走,就被老国公一把抓住胳膊,一个不稳差点摔倒在地,
“你小子也不行啊,就这么一把拽着伱,你就要倒了,京城来了这么久,娶了妻就没了身子骨,这怎么能行。”
然后深深一拜。
张瑾瑜想了一下,审案定然艰难无比,一个想包庇,一个想治罪,案子没审就打了起来,还不如破罐子破摔,扔出去看看,还有一点,贾珍这种货色,怎么可能纯白无瑕,一查保准有不少难堪之事,那时候,文官怎会放过,也就是勋贵还想着以往老国公时候,国公府的清名。
理国公在一旁感慨万千,洛云侯和襄阳侯的话听的真切,是保爵位而不是保人,所以此事算是解决,又不算解决。
“理国公,你觉得呢?”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无所适从,从未有过这样的事,顺天府审的案子,都是百姓之间的矛盾,如何审过这样的大案,虽然不是顺天府一审案,可在那里,京城百姓见了,还不是吵翻了天。
“穆兄,你可有推荐之人?”
张瑾瑜看着严从一阵头大,言官的难缠程度可见一斑,也不知明朝的皇帝怎么撑得住的,不就是忽略他们吗,给就是了,
穆莳好奇,水溶会推荐谁呢?
也不顾围着的人反应过来,一个撤步,抽身而退,三步并两步,往殿门前跑去,其余人见了还想再去追,却被镇国公拦着,
东平郡王穆莳,立刻明白水溶的意思,立刻应了声。
镇国公一脸的为难,你要说冲锋陷阵,武勋这一边虽不敢说全部,但是提刀上战场,人人可为,但是审案子和文官耍心眼,那是抓瞎。
“是啊,文官那些人,有八百个心眼,要是他们再来个栽脏陷害,掀起京城风言风雨,你说,该如何收场。”
“侯爷,文官之人不可信,我等身为勋贵,不相互帮衬,日后再出此事又当如何,宁国府虽有过错,错在贾珍,可是国公府无错,所以侯爷还请施以援手,柏广居甘愿配合。”
“洛云侯,此地都不是外人,我们这边只有你和襄阳侯二人出面,康孟玉那边只能算是添头,你二人要是不出主意,那这样一来,宁国府的事还不是任由那些文官老贼拿捏。”
北静王水溶深深看了一眼穆王兄,哪里相信他的话,选人该如何选,忽然想到了保宁侯,虽然不是一系人马,可毕竟是勋贵一列,此中的厉害他如何不知,不如拉他入水,
“穆兄不必客气,弟有一人,你看合适与否,”